本篇文章1705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已经成为一个资本出口大国。如今,在浩如烟海的企业大军中,民营企业占全国外资的比重从2008年的14%上升到2013年的45%,五年内增长了3.5倍,接近国有企业的比例。专家指出,民间资本在对外投资中拥有明确的产权和灵活的决策权。今后应发挥国有企业的优势,相互合作,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
全球整合资源
目前,中国在全球184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投资,其中许多民营企业都在进行大规模投资。从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发布的“2014年民营企业走出去十大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企业在海外创业的一瞥。
首先,阿里巴巴集团于2014年9月19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其次,三一集团在美国打赢了这场官司。第三,华为在中国企业海外专利申请数量上排名第一。第四,复星集团海外投资达到52亿美元。第五,新希望投资27亿美元在澳大利亚建造第一个万头牧场。第六,李灌集团实施海外本土化经营,在俄罗斯建厂。第七,苏宁建立了低调的跨境电子商务自营系统。第八,万达集团将投资欧洲最大的单一房地产项目。九是锦江国际收购欧洲卢浮宫酒店集团。第十,卧龙电气收购了海外机器人公司。
专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企业发展迅速,逐渐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走出去整合全球资源是不可避免的。恒通集团副总裁孙中林表示,经过多年发展,民营企业在国内发展遇到瓶颈,而国际市场非常大。如果他们进一步发展,他们必须走出去。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内私营企业有许多机会走向全球。
普华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mainland China民营企业海外M&A金额同比增长218.6%,而国有企业海外M&A金额同比仅增长5.03%。
竞争优势日益突出
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增长率可以超过国有企业,因为它们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专家指出,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资本的优势在于产权清晰、决策灵活、反应迅速、人才储备较好。关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对外投资方面的差异,中国国际民营经济合作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延国认为,首先是政治障碍,其次是决策效率,第三是投资成本。
波士顿咨询集团(Boston Consulting Group)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廖天舒认为,与以资源为主的国有企业海外并购不同,中国民营企业的海外投资更加多元化,更注重获取技术、品牌和开拓本土市场。这使得民营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更快。
此外,海外对私人资本的接受程度高于国有企业。“在发达国家,私营企业可能较少受到制度和政治上的猜疑阻力。在第三世界国家,私营企业更加灵活,能够适应当地条件。许多私营企业项目涉及民生和建设。”《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说。
从国内审批来看,民营企业走出去会越来越宽松。“私营企业拿钱到国外投资,政府不需要给人批准,也不需要帮人检查!”李克强总理说。
分工、合作、互利
尽管所有制不同,但走出去的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代表着中国的投资。联合国有关机构的报告指出,中国应推进外资体制改革,制定新的外资战略,即通过集群式和国际生产一体化,在更高层次上利用和整合国际资源,最终建立自己的全球一体化生产体系。专家表示,在这种一体化的生产体系中,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需要共同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民营企业在海外投资中表现显著,但国有企业财力雄厚,并得到经济和外交政策的支持,更有利于对外投资。专家建议,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在外商投资领域进行科学布局。
“通常在新兴经济体,国有企业与权威政府的合作更多;然而,在发达经济体中,民间合作仍然更多。”东方证券(orient securities)首席经济学家余韶建议,私人资本应该投资于企业,而政府应该投资于基础设施,这样国家和人民这两股力量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合力。
民营资本和国有资产混合所有制也是一个好办法。余韶认为,一些民营企业已经走出去一段时间了,一些已经获得了竞争优势。国有资产在资源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只需将资金分配给民营企业,使其海外投资能力成倍增长,相当于私人资产作为gp(普通合伙人)和国有资产作为lp(有限合伙人),从而使整个投资的效率和强度迅速提高。
标题:民企对外投资快速赶超国企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5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