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067字,读完约15分钟

从国际原油市场来看,市场上普遍存在两种阴谋论:一是美国与石油大国沙特联手打压油价,削弱俄罗斯实力;另一种观点认为,油价的大幅下跌是中东最大的石油生产国沙特阿拉伯对美国的惩罚,美国发动了一场争夺市场份额的价格战。

石油“价格战”打响

那么,当阴谋论的主角——沙特阿拉伯与美国相遇,或者沙特阿拉伯与俄罗斯相遇时,会出现什么样的场景呢?

1月27日,奥巴马突然缩短了对印度的访问,取消了对泰姬陵的访问,直接前往沙特阿拉伯向对美国不满的老国王阿卜杜拉致敬,并会见了新国王和阿卜杜拉的弟弟萨尔曼。从官方照片和视频来看,画面是“和谐的”——萨尔曼得到了很高的标准,奥巴马也多次对萨尔曼微笑。

石油“价格战”打响

法新社同一天报道,跟随奥巴马访问沙特阿拉伯的美国前国务卿詹姆斯·爱迪生·贝克称赞中东是一个“非常关键和敏感”的时期。在某种程度上,只有沙特阿拉伯仍然是一块稳定的土地。

石油“价格战”打响

最后,一位匿名的美国政府官员透露了一个普遍关注的话题:奥巴马和萨尔曼实际上就石油市场的稳定性进行了讨论。

“美国不希望沙特阿拉伯改变其石油生产率,尽管自2014年6月以来,油价已迅速下跌近60%。”这位匿名官员强调,“但美国希望沙特保持石油产量,不要改变立场。”他还透露,双方没有讨论油价。

石油“价格战”打响

奥巴马的前脚刚刚离开,俄罗斯人的后脚紧随其后。北京时间1月28日下午,刚刚决定留任的沙特石油部长阿里·纳伊米会见了俄罗斯和挪威能源部官员。

据沙特通讯社报道,三国官员讨论了稳定国际原油市场和增加石油和矿产投资合作的重要性。沙特通讯社提到,“挪威和俄罗斯非常担心低油价,担心这会影响国内经济。”这立即被市场解释为“有利”,并反映在当天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以下简称“石油分销”)。

石油“价格战”打响

关于这三个国家的行动,市场参与者认为,在去年7月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第一次价格战和去年11月27日沙特阿拉伯和美国之间的第二次价格战之后,争取沙特阿拉伯的第三次价格战正在开始。

石油“价格战”打响

“这一信号是显而易见的,尽管从长远来看,随着页岩气等非传统能源的崛起,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的声音已逐渐减弱。但从短期和中期来看,沙特阿拉伯仍是一个能够影响全球能源地图的国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崔新生在接受《国际金融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更重要的是,石油带来的好处远远超出了经济层面。美国和俄罗斯都必须找到中东地缘政治局势甚至全球地图背后的政治利益。”

石油“价格战”打响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向《国际金融新闻》记者指出,“美国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所以他们要求沙特不要减产。”事实上,沙特阿拉伯现在一定在他的心里流血。谁会想损失数亿美元呢?但是现在,沙特阿拉伯和其他国家别无选择。例如,只有通过目前的低油价,我们才能保持目前的市场份额。一旦油价回升,沙特阿拉伯的话语权将进一步削弱。"

石油“价格战”打响

沙特阿拉伯永远不会减产

作为中东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欧佩克最大的“空谈者”,沙特的一举一动一直受到市场的关注。与奥巴马的会面以及两天后与俄罗斯能源部官员的会面给了市场对沙特阿拉伯的两种不同解读,即国际油价的涨跌。

石油“价格战”打响

据了解,奥巴马这次接受了萨尔曼的高标准治疗。自阿卜杜拉国王于1月23日逝世以来,奥巴马是萨尔曼首次与外国高级代表团举行正式会晤。

据外国媒体报道,美国政府官员透露,萨尔曼表示,他将保持能源政策的连续性,并继续在国际能源市场上发挥他原有的作用。我们认为沙特的立场不会有任何改变。这位官员说。

石油“价格战”打响

美联社还说,在萨勒曼继任总统后的几天里,他并没有暗示要对他以前的外交政策作出重大改变,只是说他将坚持“过去的正确政策”。

事实上,就能源政策而言,这一信号早就非常明显。路透社1月26日称,萨尔曼已经宣布奥纳伊米将继续担任石油部长。"此举旨在安抚动荡的能源市场。"路透社评论道:“因为市场非常关注欧乃米在欧佩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石油“价格战”打响

和前石油部长亚曼尼一样,79岁的奥纳伊米一直是国际原油市场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欧佩克仍然采取每次都不减产的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奥纳伊米是第一个照顾它的人。最典型的例子是,自欧佩克在2014年11月底维持不减产决定以来,纳米每次都坚决否认“不减产是错误的”。

石油“价格战”打响

例如,去年年底,奥纳伊米表示,沙特已说服欧佩克成员国,“无论油价下跌到何种程度,减产都不符合欧佩克成员国的利益。”奥纳伊米强调,“油价是每桶20美元、40美元、50美元还是60美元并不重要。”

石油“价格战”打响

能源咨询公司lipow的总裁安迪利波(Andy lipow)直言不讳地表示:“如果你想让油价上涨,最好不要押注沙特阿拉伯。”

"综合各种因素,沙特阿拉伯一直想要市场份额."一位要求隐藏自己姓名和部门的经纪分析师告诉《国际金融新闻》记者,“有了股份,你就有了发言权,可以进一步突出自己的地位。”

石油“价格战”打响

路透社分析称,尽管美国对沙特石油出口的依赖程度有所下降,但沙特愿意保持自去年以来的高原油产量,这导致国际油价大幅下跌,“这不仅有助于促进美国国内经济复苏,也增加了伊朗和俄罗斯的压力。”

石油“价格战”打响

然而,在林强波看来,沙特将因不减产的决定而遭受最大损失。“如果你能以每桶100美元的价格卖出,为什么要以每桶50美元的价格卖出?”林强波说,沙特目前“束手无策”。一方面,沙特阿拉伯长期坚持“不减产”。一旦它主动减少产量或第一个,它就是“面对你自己”;另一方面,沙特阿拉伯必须在欧佩克内部保持团结,并与俄罗斯和印度尼西亚等非欧佩克国家就减产决定进行谈判。“一旦沙特阿拉伯和其他欧佩克国家减产,而其他国家增产,那么价格将保持不变,但此时,沙特阿拉伯甚至可能无法维持其强大的市场份额。”

石油“价格战”打响

沙特阿拉伯王子阿尔瓦利德·本·塔拉勒最近表示,原油价格不可能回到每桶100美元的水平。尽管他曾承认“90%的预算收入依赖石油出口的沙特阿拉伯受到了油价暴跌的冲击”,但这个中东产油国“不会第一个屈服”。

石油“价格战”打响

在美国道琼斯通讯社的新闻网站“市场观察”上发表的一篇署名为《沙特日报》的文章称,沙特阿拉伯是一个高度依赖石油的国家,其45%的国内生产总值和80%的政府收入来自油井。“沙特阿拉伯的各种福利计划非常丰富,在某种程度上,这些计划旨在保持其公民的稳定,不卷入各种宗教或政治动乱。事实上,政府开支占本地生产总值超过30%。”。

石油“价格战”打响

“对于这样一个石油出口大国来说,油价下跌40%意味着他们损失了1000多亿美元的收入。”Das估计,目前,该国估计面临历史上最大的预算赤字,约400亿美元。

石油“价格战”打响

去年,市场预测沙特阿拉伯2015年的预算赤字将飙升至创纪录的386亿美元。据说,这是沙特阿拉伯自2011年以来首次出现预算赤字,也创下了沙特历史上最高的预算赤字。

石油“价格战”打响

美国受伤了吗?

"另一方面,美国是最大的受益者."林表示,油价的大幅下跌压低了制造成本,使“制造业回归美国”更加彻底。

崔新生表示,到目前为止,沙特仍是美国最大的海外进口来源地,“低油价至少可以降低美国的进口成本。”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油价下跌减少了美国家庭的汽油消费支出,这相当于增加了美国家庭的收入,也有利于扩大美国家庭在其他方面的支出,从而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增长。

石油“价格战”打响

据外国媒体报道,油价下跌不仅刺激了家庭消费,还对美国的交通运输业产生了积极影响。国际油价下跌也将降低运输和生产成本,这将有利于美国的大多数行业,如房地产行业,那里许多石化相关建筑材料的价格正在下降,这有利于美国房地产开发商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石油“价格战”打响

“与此同时,国际油价下跌将在其他方面刺激美国经济增长,这将在零售、休闲、旅游和医疗行业创造数万个就业岗位。”外国媒体说。

纽约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主席达德利(Dudley)表示,油价下跌将是对消费者支出的强有力刺激,尤其是对那些有固定工资、愿意花费额外收入的中产阶级而言。

石油“价格战”打响

但从阴谋论的角度来看,沙特坚持不减产,甚至“自残”,以应对美国的页岩气。这是自去年11月27日欧佩克坚持不减产以来市场上最流行的观点之一。

"事实上,美国的页岩气已经足够了."崔新生告诉《国际金融新闻》(International Finance News)记者,“据我所知,美国页岩气的平均成本在40美元/桶至50美元/桶之间,但目前的油价几乎让美国页岩气生产商难以获利。”

石油“价格战”打响

此前,《国际金融新闻》记者得到的数据显示,只要低于65美元/桶,美国页岩气生产商就会降低生产热情。根据凤凰卫视的视频数据,俄罗斯总统普京将美国页岩气生产商的边际成本线定为每桶85美元。

石油“价格战”打响

然而,不考虑成本,不可否认的是,美国页岩气生产商的热情正在下降。根据专业数据公司drillinginfo的现有数据,去年10月和11月,美国致密油区块新井开发许可证数量分别比上个月下降了15%和37%。

石油“价格战”打响

油田服务公司贝克休斯(Baker hughes)上周宣布,截至上周,美国运营的油气钻井平台数量已降至1633个,为2010年8月6日以来的最低水平。

据华尔街报道,油价下跌也直接影响到石油行业的就业。1月29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数据显示,在5个页岩油生产州,得克萨斯州、北达科他州、科罗拉多州、宾夕法尼亚州和西弗吉尼亚州,随着美国基准油价wti原油价格持续下跌,这5个州的首次申请人数继续上升。

石油“价格战”打响

事实上,面对国际油价持续下跌的影响,美国页岩油公司已经宣告破产。此前,得克萨斯州的一家私人石油公司wbh energy申请破产保护,理由是该银行拒绝提供更多资金。

石油“价格战”打响

此前,美国银行美林也将切萨皮克能源公司和拉雷多石油公司的前景下调至“业绩不佳”。切萨皮克是市场上活跃的页岩气生产商,中国的中石化和中海油与该公司在页岩气交易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合作。

石油“价格战”打响

不止如此。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在发给《国际金融新闻》记者的新闻稿中证实,该公司对油价下跌“反应迅速”。必和必拓告诉《国际金融新闻》,到本财年结束时,该公司在美国经营的陆上钻井数量将减少40%。

石油“价格战”打响

《华尔街日报》还援引美国最大的企业重组咨询公司康威·麦肯齐(conway mackenzie)的话预测,美国公司钻探和管理油田将在第一批中被击败,石油服务企业将在第二季度被“摧毁”。麦肯齐表示,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以下简称“新西兰石油”)在每桶65美元时应忙于重组,“当达到40美元时,企业将不得不进行清算”。

石油“价格战”打响

俄罗斯更糟?

达斯认为,与沙特阿拉伯相比,其他出口国的情况更麻烦。“例如,由于油价下跌和西方制裁,俄罗斯现在正遭受双方的损失。俄罗斯的储备基金超过4000亿美元,但恐怕能立即投入使用的要少得多。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很难获得足够的缓冲来应对油价波动的严重影响。

石油“价格战”打响

普氏能源信息中国(Platts Energy Information China)编辑部主任鲁斌向《国际金融新闻》(International Finance News)表示,在本轮油价暴跌中,几个主要产油国几乎“受伤”,其中俄罗斯和其他国家受到的负面影响更大。

石油“价格战”打响

“从这个角度来看,不难理解为什么俄罗斯会去沙特阿拉伯,寻求沙特阿拉伯对‘稳定油价’的看法。”这位经纪分析师告诉记者,现在可以肯定的是,除了沙特阿拉伯不会第一个减产,俄罗斯还想用低油价打击美国。那么问题是,俄罗斯能在这场游戏中坚持多久?

石油“价格战”打响

“现在,这是几个产油国之间的多方博弈。”崔新生说:“俄罗斯的优势在于它有能力赢得中国的关系,解决能源出口过于单一的问题。”但问题是,这个国家已经一个接一个地受到制裁,在低油价环境下,政府补贴能支撑多久也是一个问题。”

石油“价格战”打响

事实上,就在俄罗斯能源部官员去见纳米的前一天,标准普尔刚刚将俄罗斯的主权信用评级下调至bb+。另外两家主要的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和惠誉将俄罗斯的评级调至最低水平,俄罗斯的前景也降至“负面”。

石油“价格战”打响

据报道,早在S&P下调俄罗斯评级之前,由于西方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俄罗斯企业在借贷方面就有困难。据俄罗斯中央银行数据,俄罗斯政府、银行和企业的外债达到6000亿美元。随着俄罗斯经济的进一步恶化,俄罗斯可能不得不为其部分债务支付更高的利率,或者提前偿还。

石油“价格战”打响

然而,1月27日,德国电视网援引彭博集团(Bloomberg Group)专家列昂尼德·贝尔希斯基(Leonid Bershidsky)的话说,最终赢得油价战争的是俄罗斯,而不是美国。

他的观点是,与美国不同,在这场价格战中,双方并不是势均力敌的对手。“一方是视石油工业为国家生命线的国家,如欧佩克成员国和俄罗斯——对他们来说,维持石油工业是生死攸关的事情,他们将在必要时利用国家财政来维持石油工业。”

石油“价格战”打响

当然,伯希斯基预测,这场油价战争中“最可容忍的一方”将成为赢家。

中国“仍未准备好”

无论是否存在价格战,或者谁将赢得价格战,短期内无法改变的事实是,国际油价仍难以恢复。隆中石化网络分析师李岩向《国际金融新闻》表示,从供需角度来看,供应方仍然充足,美国原油产量继续保持高位,伊拉克产量也创下新高。交易员越来越担心供应过剩。需求方仍然疲软,欧美冬季供暖需求没有得到支持。

石油“价格战”打响

“因此,下周国际原油市场仍可能被低位盘整所主导。如果没有新的利润空事件,石油价格下降速度预计将进一步放缓,但市场仍然敏感和脆弱,潜在的下行风险也值得警惕。”李延表示,预计下周新西兰原油价格将在44美元/桶至48美元/桶之间波动,布伦特原油价格将在46美元/桶至50美元/桶之间波动。

石油“价格战”打响

瑞银认为,2008年、1997年和1998年油价的大幅下跌是由需求疲软推动的,而需求疲软又分别被全球经济衰退和亚洲金融危机拖累。“两轮下跌持续了6-9个月,平均用了17个月油价才回到下跌前的水平。”

石油“价格战”打响

瑞银表示,本轮下跌受到供应过剩和需求疲软的影响,欧佩克不愿通过削减产量配额来捍卫油价,这给油价带来了额外压力。因此,预计这一复苏将需要长达60个月的时间。

石油“价格战”打响

然而,正如林告诉记者,低油价也给中国及相关行业带来了好处。例如,英国《金融时报》援引canaccord genuity经纪公司分析师诺亚·帕奎特(noah parquette)的话称,油轮行业完全陷入了火海。“有人说这是一个‘消防队’。”

石油“价格战”打响

"其中,中国肯定仍在租用油轮进行石油倾倒."林认为,这是可以想象的。“但不幸的是,中国已经赶上了时间点,但准备工作做得还不够。例如,2009年,当油价在上一轮大幅下跌时,我建议先建设原油储备基础设施,但遗憾的是,这方面的进展并不快。”

石油“价格战”打响

然而,中国有好消息:1月2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一份文件,称将建立最低商业原油库存制度,以确保国家安全。文件中提到,所有以原油为原料生产各种石油产品的原油加工企业都应储存平均日加工能力不少于15天的原油。

石油“价格战”打响

“当国际原油价格超过130美元/桶时,库存可适当减少,但不得低于10天的平均日处理能力。已投入生产的企业应在1年内达到最低库存标准,在相关设计规范颁布前具备有限储存条件的企业最迟应在3年内达到最低库存标准。新企业应在建成投产后一年内达到最低库存标准。”根据该文件,国家鼓励企业增加商业原油库存。

标题:石油“价格战”打响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5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