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56字,读完约3分钟
1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规范和完善行政审批、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的措施,讨论通过了部分教育法修正案草案。
李克强总理一开始就指出,放权让利的改革要削减政府权力,坚决取消和下放不到位的审批项目;同时,对于那些确实需要保留的审批项目,要规范审批程序,建立“行政权力法制化体系”。“不规范的行政审批程序容易产生寻租现象,滋生腐败土壤。所谓标准化审批程序的核心概念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首相说:“你们有着深厚的关系和强大的‘实力’。像其他人一样,你绝不能绕过法律,破坏法治。”
按照依法行政、公开公平、便民高效、严格问责的原则,会议决定,首先实行“一次性验收”。承担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全面实行“一个窗口”统一受理。对于大型申请应安排专门的场所,并为每个审批项目准备服务指南,列出申请条件、基本程序、示范文本等。,以防止地方、企业和群众感到困惑和厌倦。二是实施“限时”。建立验收清单制度和期限承诺制度。各部门受理申请时应出具受理清单,并根据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完成时限。不得以任何理由自行延长审批期限,防止审批事项长时间拖延。探索实行“一站式”审批或一个部门牵头、其他部门配合的多部门审批项目并行审批,加快审批速度。第三,严格“规范办理”。各部门应对所承担的每一项审批项目制定工作规则,明确审批内容、重点和标准等。严禁擅自提高或降低审批门槛,以免随意裁量。第四,坚持“透明处理”。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审批的受理、进展、结果等信息应当公开。第五,推广“网上加工”。各部门要积极推进网上预验收和预审查,加强国务院各部门、中央和地方信息资源共享。打造行政审批便捷、高效、透明的政府服务品牌。
许多经济学家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表示,新年以来的第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重点讨论了“审批难”的治理问题,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作为一个重要的起点,权力下放和权力下放肯定会继续推进。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2015年,政府将加快实施前期出台的各项政策,并尽快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坚持推进权力下放,加大对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稳步扩大对外开放。
“本届政府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的决心和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应该说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包括投资体制改革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减少了政府对企业的束缚,有效地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激活了社会投资和创业的积极性,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提高了政府绩效的效率,有效地促进了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建议将所有行政审批事项以列表形式向社会公开,真正做到“法律不能授权,法律必须授权”中国经济改革学会副会长陈坚告诉《经济信息日报》。(方巍)
标题:开年首次国务院常务会破解“审批难”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5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