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64字,读完约3分钟
黄山船电气总工程师李建华正在检查主机的运行情况。刘玉社
他们一年到头都在吃水线下工作,他们看不见阳光,他们经常脸上有油渍和汗渍,他们的迷彩服里总是装满了柴油——他们是海军舰艇机电部的头头,平日里被称为“老鬼”。
元旦刚过,记者跟随海口船机电总监付大王离开了机舱。我看到他换掉了假期穿的白色春秋笔挺的制服,从衣柜里拿出一套迷彩服。他说,一年四季,这件漂亮的衣服只能在假期穿,机电主管在机舱里跑来跑去的时候穿迷彩服更方便。
“爬梯子的腿,尖尖的耳朵,还有洗不掉的气味。”傅大望笑着告诉记者,这是在海军部队广为流传的“老鬼谣”。
"满罐的油的味道能忍受很长时间吗?"当我进入机舱时,一股强烈的柴油味扑面而来。看到记者不舒服的样子,傅大望说,在机舱钻了很长时间后,柴油的味道逐渐变得不那么难闻了,有时深呼吸两次就能闻到一点香味。
我没闻到柴油味,机电主管是谁?机电主管必须被牢牢地盯在机舱里,不能有任何差错。“现在船只进进出出,随时都在拉。电力系统必须始终处于良好状态。”柳州船舶电气总工程师张峰告诉记者,如今,舰船已经很先进,舰船上的机电系统也更加复杂。如果你不去碰船上数百公里长的管道,彻底研究大大小小的阀门,你还能算是一个“老鬼”吗?
绕过大门,记者跟随张峰到了他的战斗位置。当他第一次成为一名电气工程师时,他向记者讲述了一次长途航行。出航前,船长特意找到他,问道:“动力有问题吗?”他漫不经心地回答:“应该没问题。”船长的眉毛立刻拧在一起。“队长,保证没问题!”他很快用坚定的语气补充道。船长突然伸长了他的额头,在他的胸口打了一拳,说:“你小子,吓唬我!”
动力系统是船的“心脏”。当电源切断时,船就不能移动,切断电源,油和水,甚至先进的武器都是无用的。难怪船长如此重视电力系统。
胸口中枪,立下军令状。责任和责任,就像小山一样,落在机电主管的肩上。机舱要巡视几次,战斗位置要逐个检查,反复提醒同志们:哪个阀门要润滑,哪个管道要重新检查...
元旦前的一次任务中,广州船电气总工程师袁航辉在机电集控室值班,隐约听到一种很特别的声音夹杂着周围的噪音。他立即变得警觉起来,循着异常声音的方向,找到了有故障的部分,从而避免了一次重大事故。
“耳朵不尖。如果战舰的‘心脏’有问题,没有人能承担影响任务和拖延战斗机的责任!”袁航辉说道。
这艘战舰航行了数千英里,但在“老鬼”的记忆中,这是一次没有阳光的航行。那年夏天,武汉的船只奉命赶往亚丁湾执行第八次护航任务。汽笛一响,机电总监尹钻进机舱,挨着机器睡觉,在战斗位置上吃饭。
尹笑着说:“战舰上的‘老鬼’不能要求自己符合普通人的标准。我和这堆铁锹睡觉的时间比和我妻子睡觉的时间还多。”
这是战舰上的“老鬼”。谈到他们,从将军到水手,每个人都是尊重和热爱的。(特约记者吴易,本报记者许)
标题:广州舰机电长从噪声听出特别声音 避免重大事故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5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