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74字,读完约6分钟
1月5日是地方政府债务报告和筛选的最后期限。这个“烫手山芋”被当地政府正式踢给了财政部。
市场参与者普遍预计,本轮筛选获得的地方债务规模将大大超过2013年6月30日的审计结果,因为这是最后一次被确认为政府债务的机会,很难保证一些地方政府不会打“尽快上报”的小算盘。
尽管在最终公布之前很难有一个准确的数字,但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地方政府公布的数字将相对较高,但最终公布的规模应该不会激增,可能在13万亿至15万亿之间。否则,债务数额太高,就会出现问题。”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意见》(43号文件),在上报债务存量后,将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协调财政资金优先偿还到期债务;从2016年开始,政府债务只能通过省级政府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来借入。
过度报告和控制之间的博弈
东部地区一家市级地方融资平台的负责人告诉《中国商报》记者:“据我们所知,与上次审计结果相比,增幅更为明显,但仍在预期之内。”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政府直接还款责任规模约为13万亿元,比2013年6月底的10.89万亿元增加了约20%;目前,记者获得的最高估计规模为15万亿元。
“13万亿到15万亿是一个保守的数字。地方政府上报的数字肯定不多,但有关部门不会允许地方政府债务大规模飙升,尤其是在经济增长压力较大、债务风险已经逼近的情况下。”一些评论员告诉记者。
一位中央直辖市的财政官员也告诉记者,经过当地的清理和筛选,政府债务没有激增。“国家已经明确表示,不允许地方政府增加新的债务,并积极化解现有债务。政府并不愚蠢,也不会背负不属于政府偿还责任的债务。”
一位地级市的金融系统官员表示:“省政府在代表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时,也会考虑地方债务比例。如果把不应由政府承担的债务包括在内,负债率肯定会超过上级规定的警戒线。那么你就不能争取省级债券基金。”
“国家将严格控制债务余额。现在只有地方政府上报数字,需要报财政部、国务院、全国人大批准,还要经过一级审批,所以主动权还在上面。”这位地级市财政官员说。
尽管有这个原则,市场普遍认为仍有增量。
中国信用评级机构首席分析师霍志辉分析了《中国商报》的记者。该融资平台希望将更多债务纳入政府债务,这可以减轻债务偿还的压力。一些债务负担较轻的地方政府这次可能会增加政府债务。筛选可能会投入更多的政府债务,而这些领域的政府债务可能会迅速增长;然而,政府债务比率较高的省份可能会通过这种政府筛选将部分债务转化为公司债务。
自由支配的空太大了?
在债务筛选和报告过程中,地方政府、地方融资平台和相关债权人可谓“绞尽脑汁”。债权人和融资平台希望尽可能提高政府债务认可的比例,但地方政府显然不愿意犯大错误。
对于不同类型的政府债务,国家审计署有严格的规定。例如,政府有责任偿还的债务是指需要用财政资金偿还的债务,而有担保责任或救助责任的债务是由债务人用自己的收入偿还的。正常情况下,政府不需要承担债务偿还责任,这是一种政府或有债务。
根据43号通知的规定,区分的原则是是否用于纯公益项目:“如果债务用于纯公益项目,即项目本身不能产生现金流,政府财政资金偿还的债务为政府债务;如果有一定的项目收入,它将成为一种特殊的债务。”
尽管有这些规定,但纯粹的公共福利或现金流还是有很大的“空行动空间”;此外,43号通知还规定:“地方政府一般债务和特殊债务的规模纳入限额管理,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次区域限额由财政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上批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根据各地区债务风险和财务状况等因素计算,报国务院批准。”
一位信贷评论员对本报记者评论道:“筛选标准是存在的,但在执行中很难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而空的自由裁量权相对较大。”
然而,根据东部地区一个地级市的金融系统,此人所在的地区更多地是基于本轮债务报告中的资金使用情况。
2015年债务雷区
43号通知及随后的各级监管文件大大收紧了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渠道。此外,2015年大规模的到期债务将大大增加当地融资平台的流动性风险和违约风险。
雷区在哪里?
中国信用评级研究报告引用了两个指标作为评价标准:政府债务在存量债务中的识别率和经营性资产对非政府债务的担保程度;也就是说,原则上,政府债务的确认率越高,经营资产的担保程度越高,信用风险越低。
鉴于筛选结果尚未公布,我们只能以2013年的债务确认率和融资平台的运营资产为参考。
2013年的筛选结果显示,我国城镇投资企业政府债务总体识别率约为32%,其中北京、辽宁、山东、宁夏和湖北省较高,而天津、广西、山西、安徽、江西、陕西和黑龙江省很低。
根据2013年的审计结果,中国信用评级机构估计,北京、山东、辽宁、湖北、海南五省城市投资企业政府债务的确认率超过50%,明显高于其他省份城市投资企业全部债务中政府债务的确认率;浙江、贵州、内蒙古、重庆和湖南省城市投资企业的政府债务识别率高于40%,在全国也处于较高水平;天津、广西、山西、安徽、江西、陕西、青海、黑龙江和吉林省城市投资企业政府债务确认率均在25%以下。
如果本轮筛选的识别率与2013年相比没有大的变化,可以推断政府识别率越低,债务余额越高,风险越大。因为认列率越高,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的比例越高,可以由政府财政资金或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替代,债务偿还的安全性越高。
此外,从经营性资产的角度,中国信用评级选取了截至2013年底的957家城市投资企业的经营性资产,得出云南、贵州、湖南、黑龙江、广西、江西、陕西和天津的城市投资企业的经营性资产对非政府债务的贴现担保程度处于国内较低水平的结论。
根据这两个指标,广西、江西、陕西、黑龙江、天津等省市可能存在较高的债务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成为2015年的债务雷区。
标题:地方债甄别关门:最高版本激增50% 5省市成雷区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5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