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40字,读完约5分钟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5日电(记者史伯超)2014年底,俄罗斯经济形势急剧恶化。来自俄罗斯和国外的专家和机构发表了他们自己对俄罗斯经济未来的估计。俄罗斯联邦政府直属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教授尼古拉·科特利亚罗夫最近接受了中国经济网记者的独家采访。他认为没有人知道俄罗斯当前的经济危机有多严重。然而,任中调整经济政策的路还很长,经济重建需要几年时间。

本网专访:俄罗斯经济重建任重道远 对中国寄予厚望

这场危机将把俄罗斯引向何方?

2014年底,俄罗斯经济形势急剧恶化。俄罗斯前财政部长阿列克谢·库德林(Alexei Kudrin)表示,“俄罗斯已全面陷入经济危机”,这一说法被许多媒体引用。此后,俄罗斯总理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公开表达了这一意思。有一段时间,俄罗斯国内或国际专家和机构对俄罗斯经济的未来给出了自己的估计,预测卢布汇率或油价。俄罗斯前财政部长库德林表示,由于2015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gdp)将缩水2%至4%,即使油价达到每桶80美元,也不足以拯救经济。

本网专访:俄罗斯经济重建任重道远 对中国寄予厚望

俄罗斯著名的战略和金融咨询公司阿尔法资本(Alpha Capital)认为,俄罗斯国内需求不足是桎梏,因此该信托公司预测,2015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2%。

本网专访:俄罗斯经济重建任重道远 对中国寄予厚望

信托公司“乌拉尔西卜”分析部的亚历山大·戈洛夫佐夫(Alexander Golovtsov)认为,今年gdp的实际降幅不会低于10%,略高于2009年,他认为,与美联储(Federal Reserve年前17,5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和中国4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计划不同,俄罗斯目前的所有数据都很疲弱:外汇储备少但债务多,银行体系的资本化程度略低,最重要的是没有明显的纾困信号。

本网专访:俄罗斯经济重建任重道远 对中国寄予厚望

一些分析师认为,俄罗斯央行将基准利率上调至17%,无异于“化疗”。尽管它给了经济一个机会,但它也杀死了“致病细胞”,毒害了“健康细胞”。

俄罗斯《生意人报》认为,俄罗斯经济和公民已经为经济危机做好了准备,但形势的发展取决于政府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俄罗斯联邦政府直属的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教授尼古拉·科特利亚罗夫(Nikolai kotlyarov)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的独家采访时指出,没人知道俄罗斯经济危机有多严重。正是因为经济危机有很多原因:油价、西方制裁以及俄罗斯近年来经济增长下滑等因素。“主要问题是,俄罗斯经济依赖石油、天然气、金属和木材等资源的出口,并从食品、机械和设备等领域进口大量商品。”

本网专访:俄罗斯经济重建任重道远 对中国寄予厚望

科特利亚罗夫指出,油价取决于世界经济的增长率和美国的页岩气产量。然而,大多数石油出口国同意,2015年油价将在每桶80美元左右波动。

在谈到卢布汇率控制措施时,科托利亚罗夫认为,政府可能会采取外汇控制措施,比如迫使企业出售其外汇收入的50%至70%,并限制资本输出。

早些时候,普京在2014年年度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俄罗斯需要两年时间才能摆脱经济困境。科特利亚罗夫认为,这一预测是基于俄罗斯经济发展部、财政部和中央银行的联合论证。科特利亚罗夫解释说,这种测量值的特点是变化,即有三种计算结果:乐观,悲观和保守。“普京总统有可能根据保守或积极的测量结果做出决定。如果我们根据一些机构相对负面的测量结果做出预测,经济危机可能会持续约四年。一些中国专家的预测也是这样的。”科特利亚罗夫表示:“未来,国际能源价格、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以及俄罗斯丰富地区间经济合作以及与中国、金砖国家和拉美国家合作的程度,都将影响形势。”

本网专访:俄罗斯经济重建任重道远 对中国寄予厚望

俄罗斯的银行业和工业正面临重建仁中的压力

科特利亚罗夫告诉中国经济网,目前还没有提到基本的经济改革。目前,投资对俄罗斯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对大公司离岸资本的撤出讨论最多。他说:“保持社会稳定是最重要的事情。”在低油价形势下,俄罗斯银行和企业将承受巨大压力,政府将首先对支柱领域最重要的银行和企业给予国家支持。未来,俄罗斯肯定会调整进口替代经济政策。要研究制定国家产业科技产业扶持政策,同时寻找项目资金来源。“这一使命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实现,而任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说:“我们正在详细研究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经验。”

本网专访:俄罗斯经济重建任重道远 对中国寄予厚望

谈到俄罗斯首富乌斯马诺夫,在回应将资产转移到海外的呼吁时,科特利亚罗夫透露,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尽管有公开报道称,乌斯马诺夫已将电信企业的资产转移回俄罗斯,但并未具体说明具体金额或担保条件。事实上,在塞浦路斯事件和与西方的复杂关系之后,离岸基金管理风险极大。然而,在离岸时,他们希望确保自己在中国的资产所有权,并进行有效投资。“但这已经是一个涉及投资环境的问题。投资环境需要政府设计和创造。”科特利亚罗夫说。

本网专访:俄罗斯经济重建任重道远 对中国寄予厚望

对整个中国寄予厚望

“我们对合作伙伴的中国寄予厚望。”科特利亚罗夫说,“不仅是为了中国领导人,也是为了中国人民。”他说,中国在过去的35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俄罗斯来说,中国可以在许多产品定位上替代西方国家。俄罗斯非常重视与中国的能源合作,向中国出口石油和天然气的资金必须用于支持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发展,建设运输走廊和工业制造,发展中小企业经济,这需要政府的绝对支持。

本网专访:俄罗斯经济重建任重道远 对中国寄予厚望

柯特利亚罗夫指出,中俄两国有必要继续扩大科技和教育交流,中国人民对俄罗斯整体的良好印象非常重要,就像俄罗斯人民对中国整体的良好印象一样,尊重中国、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他们的成就。

标题:本网专访:俄罗斯经济重建任重道远 对中国寄予厚望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5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