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26字,读完约2分钟

中广网北京4月28日消息 中国国家发改委网站27日发布“一季度就业形势拆析”称, 一季度就业从业进展平稳,但进入二、三季度,就业形势将趋向严峻,任务也更加繁重。其突出问题首要有:

1、在劳动力供给压力空之前加大。 2006年是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预计全年城镇就业总量将达到2500万人以上。 从诉求情况看,如果经济增长和就业弹性维持近年来的水平,今年城市将有约1100万人就业(包括补充自然减员)。 。 劳动力供求不足将达到1400万人以上,比2005年增加100万人以上。 因为,如何应对今年的就业压力是严峻的考验。 2、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大,结构矛盾突出。 2006年全国普通高中毕业生将达到413万人,比上年增长22%。 根据人事部的相关调查数据,今年全国对大学毕业生的投诉约为166.5万人,比去年的实际就业减少22%,预计总量矛盾将进一步增大。 许多毕业生的就业水平、薪酬和福利期望有下降的趋势。 中西部地区投诉有小幅增长,东部地区受人口控制等因素影响,投诉增长放缓。 另外,初高中生就业缺乏政策支持,越来越值得关注。 这些矛盾将在第二季度后出现。 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艰巨。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未来五年转移农业劳动力4500万人的预期目标,意味着“十一五”期间平均每年将转移900万人。 考虑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制度不完善、管理体制、就业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市场对劳动者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等因素,全年任务难以完成。 另外,近年来迅速增加的失地失业农民也有必要纳入就业政策的支持范围。 4、再就业工作将面临新的任务。 从第二季度开始,国有工厂集体公司运营的400多万下岗职工被纳入再就业工作范围,下岗失业人员大规模上升。 产能过剩领域的结构调整,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高能、高污染公司治理或关闭,众多人员的分流安置问题不容忽视。 另外,贸易摩擦加剧,对就业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标题:“中国就业形势将趋向严峻 劳动力供给压力空前加大”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21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