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66字,读完约6分钟
中网记者窦菲涛
前言:《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大型主题推广活动由国家网络新闻办公室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开展,中央信息网站、地方要点信息网站和主要商业网站共同参与。 活动旨在深入学习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采访后报道基层工匠典型,弘扬劳动模范精神和工匠精神,在互联网全社会营造劳动荣耀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大国工匠张永忠。 中工网记者窦菲涛摄
张永忠接受了记者采访。
张永忠是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江北发动机厂的发动机维修员。 工作以来,他研究技术,依赖自制的工具,为千万客户解除了忧虑。 他结合经验,总结了“望、闻、听、切”的发动机维修独门绝技,提高了效率,在全国汽车领域进行了宣传。 他以30多年的坚实步伐,向人们展示了从木工到中国汽车领域发动机维修专家的蜕变。
从木工到汽车发动机“医生”
1983年,张永忠在部队退役后来到重庆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企业,从事木工工作。 年后,企业开始研究汽车发动机,踏实努力的张永忠被调到了组装调整业者。
在这个新的行业里,他从一个螺丝开始,从基本的零件名称开始学习,组装、磨合、调试,不论工种,什么都做。 他心里清楚,要想成为发动机的调试工,自己必须认真学习,多实践。
虽然是全新的经历,但张永忠很快就发现自己对发动机调整这项工作“尽心”,“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处理问题”成为他最大的喜悦。 张永忠告诉记者,自己对发动机感情很深,“像自己的孩子”。
在一次技术交流中,张永忠发现g系列阀门间隙调整合格率低,严重影响生产速度。 处理这个技术瓶颈,企业向日本制造商询问,但对方提出需要退换,而且不能保证一定的处理问题,价格也相当高。
张永忠气愤地说:“不求别人,我自己来。” 一些《赌气》的张永忠日夜奋战,自己设计,画图纸,实验,反复实验改编……
通过大量实践和探索,快速、能保证质量的专用工具、工装终于研制成功并投入采用,其组装合格率达到100%,报废率为零,不仅突破了生产瓶颈,还获得了国家专利。
张永忠向记者介绍了自己总结的“望、闻、听、切”的发动机修理法。
张永忠向记者介绍了自己总结的“望、闻、听、切”的发动机修理法。
原创发动机“望闻切”诊断法
本着工作热情、不怕苦、刻苦钻研的态度,通过几滴积累,张永忠从汽车维修的“门外汉”成长为发动机维修专家。
“张永忠是中国汽车发动机维修“老中医”。 ”。 张永忠的同事们告诉记者,他的眼睛很明亮。 2004年9月,通过工厂的张永忠发现了技术问题。 发动机排气管立场错误,排气管漏气,产品不合格。 他第一时间反映了问题,没有给工厂造成很大的损失。
“他的耳朵很好,经常能从碰撞声中察觉出质量问题”。 他的同事对记者说。 2003年10月,张永忠在巡逻中“听到”了问题,但工人在对连杆螺母的碰撞击打力过程中,碰撞声和标准力下发出的声音略有不同。 他匆匆查了一下仪表,还是发现连杆螺母扭矩小质量问题,及时处理了问题。
在工作中,善于总结研究的张永忠掌握了修理发动机的独门技能,总结出了“望、闻、听、切”的故障诊断方法。 看“望”,也就是发动机的外观。 闻“闻”,也就是汽车尾气的气味。 “听”,即听发动机工作异响的“切”,就是找原因把脉。
这种做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发现和处理发动机故障,被命名为“重庆市职工经典操作法”,已成为发动机维修宝典,在全领域得到宣传。
30多年来,张永忠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类技术攻关:其组织参与技术攻关70余起,经济价值5000余万元,通过攻关的技术创新,其个体获得了3项国家专利。 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员工合理化建议活动,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将为企业节约3000万元以上。
张永忠全国模范劳动模范创新事业室。
张永忠(右二)向记者介绍了开发的汽车发动机维修工具。
资料照片。
“总维护顾问”
时间就像航天飞机,30多年来,张永忠始终是“一行人,爱一行人,钻头一行人”,他亲手修理的发动机已经有多少台了,数不胜数。 前段时间,他入选了工厂前十名,企业一级技能师,重庆市劳动模范,中国兵装集团技能大师,全国技术名人,中华技能大奖……
每次同事求助,他都不保存而是分享多年积累的技能。 企业派驻各地面临技术问题时,张永忠总是能迅速排除他们的发动机故障,被誉为“总维修顾问”。
“技术这东西就算保存也没用。 技术必须要给别人处理实际困难才值得”张永忠坦言,自己的愿望是,把多年沉淀下来的维护妙招传达给越来越多的年轻员工,“让他们超越自己”。
他带队总结了发动机调试经验,在企业汽车大学开设了发动机常见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等7门专业课。
他带着弟子“长大后工作”,不仅专心致志地教书,而且用自己的行动重视弟子良好的职业道德这门课。 据此,张永忠亲自带走了全能的发动机调整技术团队。
目前,他的全能队伍有企业二、三级技能师5人,高级技师25人,技师100人,在兵装集团技能大赛中获得了发动机装调项目一、二、三等奖。 长安汽车目前的发动机维修一线技术骨干中,有80%受到过他的指摘。
关于工匠精神,张永忠告诉记者:“做技术需要有趣,要热情集中工作,不怕辛苦,勤奋思考,爱钻研,求精,不断坚持。”
今年10月,张永忠作为代表参加了党的19大。 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动模范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荣耀的社会风尚和精湛的敬业风气。”
“听到总书记的话时,特意用钢笔围了起来,心情非常热烈! ”张永忠告诉记者,“这表达了广大技能人才的心声,作为技术工人鼓舞了自己,感到非常自豪。”
“学习落实十九大精神,弘扬劳动模范精神和工匠精神,就是要引导身边的员工认真研究技术,掌握过硬的技能,甘于奉献,不断为提高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技能水平贡献力量。” 张永忠告诉记者。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大型主题推广活动由国家网络新闻办公室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开展,中央信息网站、地方要点信息网站和主要商业网站共同参与。 在工作中,善于总结研究的张永忠掌握了修理发动机的独门技能,总结出了“望、闻、听、切”的故障诊断方法。
标题:“【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张永忠:从小木工到发动机维修顶级专家”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21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