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42字,读完约2分钟
【事】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昨天进入第八天。 在昨天的日程上,正式会议的项目是空白色。 全天都是各种各样的非正式会议。 但是如果考虑到“非正式”意味着“不重要”,那就大错特错了。 中广网北京12月15日的消息随着部长们的到来,这些闭门会议的“桌下谈判”往往更具实质性意义。 “这是迄今为止的经验。 ’一点多参加谈判的人对cbn记者说。 但是,今年的闭门会议实际上是“半开门”,因为各方之间的游戏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彼此几乎没有秘密。 对此,中国之声特约评论员王志安发表了如下评论。 【哥本哈根进入“闭门”阶段,“桌子下的谈判”白热化】
王志安: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正在召开。 各国最近纷纷提出自己的减排目标。 美国到明年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减少17%,中国提出的目标是比2005年减少40%至45%,同时将这个目标作为制约性指标纳入十二五以及气候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这个标准还相当高。 因为中国过去一直是一个快速发展中国家。 我真的认为实现40%到45%的削减目标是很棒的,但是很多人可能没有想到。 真正实现减排目标可能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 因为当今世界进入低碳经济时代,面对低碳减排压力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既然无法排放那么多碳排放量,那么像欧洲这样的发达国家就以减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前提。 也就是说,经济没有发展得那么迅速。 人们的生活也没有过去那么忙了,业余时间多了,收入可能没有过去那么高了。 也就是说,是以牺牲最近的迅速发展为代价减少碳排放量。
第二条路线是美国的,美国试图通过寻找新能源寻找替代方案来实现减排目标。 在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中,对太阴能源电池的研究可能没有涉及到碳排放的问题。 是清洁能源,这两条路径对中国来说,现在可能不太合适。
标题:“[王志安点评]哥本哈根会议带给人类反思”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21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