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24字,读完约4分钟

新闻网福州9月25日(记者洪波郭淇彭建军)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信息纵横》报道,今天( 25日)上午10点28分,中国另一个超级工程——平潭海峡公铁两用桥正式贯通。 作为我国第一座跨海铁路大桥,平潭大桥建设环境极为特殊,备受世界瞩目,大桥建设位于世界三大风口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风暴潮海域之一的平潭海峡。

“平潭大桥25日贯通 工程建设者怎么征服“建桥禁区””

这风有多大,又有多大? 气象资料显示,这里每年六级风以上的天数为314天,7级风为220天以上,8级风为125天左右。 在这样的条件下,大桥是怎么完成的呢? 怎么保证车的安全?

“平潭大桥25日贯通 工程建设者怎么征服“建桥禁区””

《80天后》的程细平说,如果不是因为修了平潭桥,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6年来一直在海上“漂浮”。 他说:“一个孤独的岛屿,木筏上下浮动,没有水,没有电。 这里风这么大,冬天没有地方想避风。 开始避风是挖机器挖洞,风大得不得了,跳进洞里避风。 ”。

“平潭大桥25日贯通 工程建设者怎么征服“建桥禁区””

程细平是福平铁路项目部部分综合工区的总工程师,他建设的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始于福建省长乐市松下町,经人屿岛、长屿岛、小练岛、大练岛,依次跨越原洪航道、鼓屿门水道、大小练岛水道、北东口水道。 全桥长1634公里,桥上层设计为时速100公里的六车道高速公路,下层设计为时速200公里的双线ⅰ级铁路。

“平潭大桥25日贯通 工程建设者怎么征服“建桥禁区””

业界常说“平潭回来不看桥”,说的是平潭桥的高难度建设。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是我国第一座横渡海峡的铁路大桥,建设环境极为特殊,位于世界三大风口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风暴潮海域之一的平潭海峡。 在这里,365天、314天将刮6级以上的风,台风每年也会来6~7次。 工程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副总工程师王东辉说,每天的工程就像跟风一样,“每年的大风天气非常多。 据气象资料统计,每年六级风以上的天数为314天。 从入场开始,从去年到2019年,每年有6~7次台风。 平潭海峡的风环境非常特殊,建造这座桥也非常困难。 ”。

“平潭大桥25日贯通 工程建设者怎么征服“建桥禁区””

在如此众多复杂的风浪环境下建设海峡大桥,不仅在我国,在世界上也是首次。 王东辉说:“大桥工程的体量特别大,我们中铁大桥局这个标段的混凝土体量为164万方,钢总量为85万吨。 超过了目前建设的所有桥梁单体桥梁建设期间的钢用量。 这相当于4座长江上同样规模的公铁两用桥。 这么大的体量,建在这么多复杂的特殊海域,桥梁的建设难度、技术难度也是空前的,这也是我们国家建桥史上的一大难关,未来建桥后是我们铁路桥梁建设的里程碑。 ”。

“平潭大桥25日贯通 工程建设者怎么征服“建桥禁区””

说到这,很多人在“造桥禁区”建桥,未来如何保证汽车和列车的安全,为什么在大风天他们能平稳过桥呢? 对此,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设计总负责人、大桥院二院副院长段雪炜告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记者,要处理这一根本问题,必须先从基础抓起。 段炜说:“在大桥的桥梁结构中,将桥墩和桩基加粗,类似长江大桥,最大桩径通常为2.8-3米,平潭大桥的桩径可达近5米。 而且,这样的砧板深深地扎在海里40米以上,从基础开始会更稳定,更可靠。 另外,大桥结构均经过抗风动力分解和风洞试验,即使在大风作用下桥梁结构变形的情况下,轨道变形和行驶条件也能满足行驶舒适性的要求。 ”。

“平潭大桥25日贯通 工程建设者怎么征服“建桥禁区””

另外,段学董说,为了比较有效地减弱桥面的风力,桥的两侧牢牢地立着足够的风障。 “现在大桥贯通了。 接下来,我们将在大桥公路和铁路桥面两侧设置避风(也就是前置设施)。 避风会降低大桥桥面的风速,保证桥面行驶道路的行驶条件在两岸陆地以上。 也就是说,如果两岸陆地能够行驶,在桥上也能够正常行驶。 ”

“平潭大桥25日贯通 工程建设者怎么征服“建桥禁区””

平潭桥建成后,即使在海上桥面的10级大风环境下,桥也能安全运营。 能在风大水深高、海底岩石面倾斜露出的“建桥禁区”完成公共铁路两用桥的建设,想想也很帅。 铁桥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自明表示,大桥不仅足够酷炫,重要的是它的建设也把我国的建桥技术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平潭大桥25日贯通 工程建设者怎么征服“建桥禁区””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自去年11月开工建设,迎来今天上午10点28分贯通的亮点时刻,平潭大桥是福州至平潭铁路、长乐至平潭高速路的重要控制工程,是合福铁路延长、京福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福州新区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快速通道。 平潭跨海大桥企业董事长丁玉仁告诉记者,年全面开通后,将大幅缩短福州至平潭的时间空距离,福州和平潭将形成半个小时的“生活圈”和“经济圈”。

标题:“平潭大桥25日贯通 工程建设者怎么征服“建桥禁区””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21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