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61字,读完约3分钟
我们的记者陈宝树
通讯员庞迎春
湖南湘潭农村商业银行成立两年多来,一直在推进改革,加快创新,加强风险防控,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和社会效益。所有业务指标都翻了一番。截至2014年底,全行存款余额84亿元,比改革前增加4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9亿元,比改革前增加28亿元。与此同时,地方税收贡献不断增加,2014年税收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
支持“小”农业企业
“不改变方向,不改变名称”是银行改革和巩固的目的。坚持精耕“一亩三分地”,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是他们的市场定位。
据采访,近年来,本行结合省农协提出的“亿元”项目,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进而推动农业基地、农业园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000061,股份)的发展,重点支持魏宏食品、中南农机市场、瑞丰农贸市场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2014年4月,在全市银企对接签约仪式上,与湖南魏宏食品签约1000万元。
本行在推广“小额信贷”、“农民联保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等信贷产品的基础上,继续满足传统农户和商户的有效需求,进一步扩大贷款覆盖面,试行农村集体土地土地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房地产抵押贷款,开展支农贷款,着力支持信贷村镇建设。根据当地村民的信贷表现,本行还实施了优惠贷款利率政策,实时调整评级结果,创造了良好的信贷环境,实现了小农户信贷由零售模式向批发模式的转变。
促进“小”市场
刘浩董事长告诉记者:“作为一家地方性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我们充分发挥法人银行决策链短、服务灵活便捷等特点,利用网点、知名度、地理位置和股东优势,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努力打造“快速贷款银行”。
本行大力推广阳光信贷,按照市场化和差异化原则,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率定价机制,以客户的信用、忠诚度、贡献度和风险为考量标准,全面实施贷款“五开放”,努力打造“阳光信贷”品牌。大力推进上门服务,积极开展“三进”(进社区、进工厂、进园区)、“三送”(送信贷、送产品、送服务)和“三大工程”(金融服务进村进社区、阳光信贷、富民惠农)活动,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同时,本行进一步拓展信贷服务领域,以“三支”(支农、扶小、扶实)为重点,创新推出多元化金融产品,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介绍了福祥的“环联”贷款、小微实体经济联合担保贷款、商铺抵押贷款、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和个人汽车消费贷款,重点支持个体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工业园区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居民消费。
扩大“小”客户
“作为一家本土商业银行,立足湘潭、服务湘潭、贡献社会是我们的基本企业理念。”刘浩告诉记者。
据了解,我行已聘请专业服务公司人员,从业务环境标准化、员工职业形象标准化、柜员服务流程标准化、晨会操作标准化、网点现场管理标准化、内部培训师队伍建设等六个方面进行专项培训,打造一批作风优良、技能精湛、客户满意的服务标兵,整体提升服务标准化水平。
“量身定制”,为客户提供定制的产品和服务,是我行促进多元化、多层次合作和营销服务共同发展的途径。本行积极组织“旅游旺季”和“消费大联盟”活动,完善电子银行等虚拟渠道功能,实现产品功能多元化、服务手段多元化和服务效果卓越化。目前,有60台自助设备和1600多台pos机。
标题:“本土”银行做好“支小”文章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5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