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04字,读完约2分钟

春天的三月,一场无所不包的爱情。中国人民银行贵州省中心支行通过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资金投入、畅通资金分配渠道、营造农村支付环境等措施,引导和督促金融机构做好春耕生产期间的各项金融服务工作。

加大“三农”领域资金投放

引导金融产品创新。召开省级信贷工作会议,加强“窗口指导”,开展涉农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增加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权“三权”抵押贷款和小额担保贷款,督促金融服务春耕期间满足辖区内农民和生产经营单位购买化肥、农药、种子、农具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信贷需求。截至2月底,全省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2000万元;林权抵押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8000万元,农民贷款余额增加53.9亿元。

加大“三农”领域资金投放

加大涉农资金投入。积极向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报告贵州省春耕资金需求和资金缺口,争取资金支持。今年3月,总行下达了30亿元支农贷款额度。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农业和再融资的重要杠杆作用,鼓励农业金融机构将更多信贷资金投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领域,支持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生产资料收购。据初步统计,今年1月1日至3月11日,农业金融机构共发放支农再贷款6.01亿元,同比增长8000万元。2月底,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26.1亿元;

加大“三农”领域资金投放

农业补贴资金顺利转移。针对春耕时间紧、资金需求急的特点,应建立“财政、国库、银行”的联络体系,加强工作对接和信息共享,开辟资金绿色转移渠道,确保资金快速到位。据初步统计,从1月1日至3月11日,全省各级国库共快速拨付涉农资金4168项,达51.46亿元。黔东南州财政拨款24.06亿元,其中农业拨款7.34亿元,占30.5%。

加大“三农”领域资金投放

抓好农村支付环境建设。针对贵州省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金融机构网点少的特点,指示金融机构在加强网点建设的同时,优化和拓展帮助农民取款服务点的功能,以方便农民在春耕期间获得各种补贴和存款,真正使农民“不离村、低成本、低风险”地办理金融业务。自2015年以来,它已为农民办理了121万笔提款,金额为3.5亿元。确保农民春耕的现金需求。1月1日至3月11日,全县累计投入现金298.11亿元,实现利润126.9亿元,净投资171.21亿元。

标题:加大“三农”领域资金投放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5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