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66字,读完约7分钟

工行推出的“电子工行”互联网金融品牌主要包括三大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电子链接”即时通讯平台和“电子银行”直营银行平台、支付、融资和投融资管理平台。“工行电子支付”、“易贷”、“网上贷款”、“工行电子投资”、“工行电子支付”等

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

根据这一设想,工行的“电子工行”互联网金融品牌将是以平台战略为牵引,以智能金融服务为重点,以线上线下互动为特征,以大数据全面应用为支撑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

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

3月23日,工行在北京正式推出互联网金融品牌“电子工行”及一系列主要产品,使工行成为中国首家推出互联网金融品牌的商业银行。

去年年中,工行宣布将从四个维度打造全新的“电子工行”,加快互联网金融产品布局。“电子工行”作为互联网金融品牌的正式推出,标志着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全面加快了互联网金融战略的实施。

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

关于如何在互联网与金融加速融合的背景下保持自身优势和竞争力,工商银行管理层提出在已有的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上构建新的金融服务模式。

工行董事长姜建清一如既往地自信。他表示:“对工行来说,真正的挑战不是来自跨境竞争对手,而是我们能否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金融生态环境和客户需求变化,以创新进取的态度迎接技术变革的新趋势。”

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

“电子工行”开局良好

工行推出的“电子工行”互联网金融品牌主要包括三大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电子链接”即时通讯平台和“电子银行”直营银行平台、支付、融资和投融资管理平台。“工行电子支付”、“易贷”、“网上贷款”、“工行电子投资”、“工行电子支付”等

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

其中,“容网上银行”作为大型银行间的第一个直销平台,之前备受关注。“荣网上银行”最近低调推出,主要提供三种服务:存款、投资和交易。工行行长易会满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相关部门正在研究银行远程开户技术。“只要能掌握远程开户技术,“融网”就能服务于全纳金融无法覆盖的县城及县城以下地区。”

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

易会满还表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工行的“电子工行”战略开局良好,形成了规模效应和爆炸式增长。

数据显示,工行“电购”电子商务平台自开通14个月以来,已注册用户1600万,累计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位列中国十大电子商务公司之列。根据以往的经验,年交易规模达到100亿元,一般的电子商务用了7年,而“电子采购”只用了204天;注册客户数量已达1000万。一般的电子商务至少需要3年时间,“电子采购”只持续10个月。江建清说道。同时,他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今年“网上购物”的目标是b2c交易额达到3000亿元,b2b交易规模达到2000亿元。

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

此外,工行的新支付产品“工行电子支付”拥有5000多万个账户,交易额达到650亿元人民币;信贷产品“易贷”余额超过1700亿元,去年累计2300亿元;网络贷款产品“网上贷款”已发放贷款1.6万亿元给69000个客户,余额近2500亿元;“工银电子投资”平台上有超过15万客户进行贵金属、原油等投资交易。

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

增强着陆服务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互联网+”行动计划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金融与互联网融合的步伐也将加快。互联网金融服务和运营体系初步构建后,下一步如何推进工行的“电子工行”战略备受关注。

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

对此,姜建清表示,未来工行将在已有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的基础上,积极把握尖端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更加注重客户体验和创新研发,加快“电子工行”从单个产品创新到整体服务创新的升级和发展,力争在新一轮互联网金融博弈中独树一帜的“工行印记”。

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

江建清表示,在一些人眼里,银行一直被贴上传统产业的标签,但实际上,银行一直是创新最活跃的领域。

根据这一设想,工行的“电子工行”互联网金融品牌将是以平台战略为牵引,以智能金融服务为重点,以线上线下互动为特征,以大数据全面应用为支撑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

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

换句话说,在下一步,加强网上和网下互联将成为银行业的优先事项之一。业内普遍认为,目前互联网金融的竞争焦点已经从产品转向金融生态,产品只有深入整合到应用场景中才能更具竞争力。用姜建清的话说,“只有把强大的登陆服务和高效的在线服务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创造更大的活力和空空间。”

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

庞大的线下网点和海量的信息数据一直被认为是工行发展网络金融的重要优势和特色,江建清也将其视为“能够带给客户工行特色体验的内部优势和软实力”。

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

虽然近年来金融服务和交易向网上特别是移动终端转移的趋势十分明显,但线下网点在处理复杂和高风险业务以及支持客户个性化和差异化服务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去年以来,工行逐步加快线下网点的智能化改造。目前,共有7家智能银行网点,其中深圳3家,北京2家,南京和广州各1家。今年,工行将进一步加大全国网点智能化改造力度。

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

姜建清表示,网点的智能化改造可以实现“任意点接入、线上线下互联、全响应”的综合服务。目前,工行仍在建设覆盖衣、食、住、用、行的线下商店商圈,不仅可以“为商户带来客户,为客户带来利益”,还可以将工行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深度融入线下消费场景。

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

大数据成为一种支持

中国工商银行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其在大数据挖掘应用方面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

据了解,工行从2007年开始建设数据仓库和集团信息库两大基础数据平台,实现了对所有客户、账户、交易等信息的集中管理,目前存储的数据超过1300万gb。工行个人客户和公司客户的违约率以及给定违约数据的累计损失时间分别超过8年和6年。

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

过去,此类信息的积累只能通过客户金融交易获得。现在,通过构建“电子采购”的电子商务平台,整个生命、信息和金融服务的链条已经打开,从中可以获取涵盖商家和消费者注册、社会互动、物流和交易等各个节点的信息,使商品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三流合一”,形成数据的聚合效应。

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

为此,工行组建了一个由400名数据分析师组成的团队,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这些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和应用,提高服务和风险管理水平。可以说,下一步,大数据综合应用的提升将为工行“电子工行”战略的整体提速提供有力支撑。

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

姜建清表示,一方面,工行可以通过数据整合准确把握客户的消费模式和行为偏好,深入挖掘客户已知甚至潜在的金融需求;另一方面,数据挖掘技术可以用来创新银行传统的风险管理方法。

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

据了解,工行去年成立了信贷风险监控中心,实现了每年10万亿元以上信贷资产和8万亿至9万亿元累计贷款的动态风险监控和实时预警控制,并对每个机构、每个企业、每个贷款的具体操作进行全程监控,提高了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和有效性。据工行数据显示,信用风险监控中心自一年前成立以来,已累计发放4237亿元贷款用于预警和化解潜在风险。

标题: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5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