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85字,读完约5分钟
晨哨研究员任波
我们的记者徐维维写了一篇文章
3月17日,广东、天津、福建三个新设立的自贸区总体规划和上海自贸区深化改革方案提交国务院。毫无疑问,三个自贸区的启动将为中国企业跨境M&A和海外融资提供一个便捷的新渠道,上海自贸区将继续发挥其在跨境投融资优惠政策方面的领先优势。
自上海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跨境投资备案制度的实施和境内外货币融资的启动,使上海自由贸易区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窗口。同时,个人海外投资的进一步自由化意味着上海自贸区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改革正在逐步深化。
近日,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所所长赵小磊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国务院已经明确表示,与国际金融中心有关的事情只在上海做。因此,我将分析国际金融政策,上海将继续前进。”
外商投资备案系统促进了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
在FTZ成立之前,企业的跨境并购需要经过NDRC、商务部、国家外汇局等多个部门的外资审批登记,而国有企业则需要先经过SASAC,整个过程通常需要半年时间。
上海自由贸易区成立后,区内企业实行外商投资备案制度,企业只需向管委会提交申请材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商业委员会的职能在管理委员会内部转移,整个过程缩短到5个工作日。但是,企业可以在7天左右的时间内拿到《企业境外投资证明》,然后通过银行备案结算直接汇出资金,大大降低了时间成本。
2014年3月,上海现代设计集团通过自由贸易区收购美国威尔逊室内设计公司,成为自由贸易区第一个跨境收购企业的案例——从材料提交到资金汇划仅用了一周时间。
基于跨境M&A投融资的便利性,201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相继出台了简化管理、下放权力的政策。外国投资需要国务院主管部门批准,但涉及敏感国家、地区和敏感行业的除外,其余投资无论金额大小,均实行备案制。
开拓海外融资降低中国企业融资成本
今年2月,央行上海总部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会计业务试点境外融资和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率先在上海全面放开本外币境外融资。
企业需要在上海自贸区注册一个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进行境外融资,这给企业跨境投融资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上海自贸区研究协调中心秘书长许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金融时报账户可以在国际市场融资,资金可以进入金融时报账户,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在没有金融时报账户的情况下,对资金的出入境仍有相对严格的跨境监管。此外,英国《金融时报》账户仍在进一步推进,未来还可能有外汇流入,账户中的外汇和人民币将提前一步实现自由兑换。”
2月13日,在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和新加坡分行的联动下,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成功获得1000万美元的外汇营运资金贷款,成为上海自贸区第一家企业外币境外融资业务。这1000万美元贷款的融资成本没有超过2%,目前企业的人民币融资成本至少在5%以上。
面对上海的成功经验,深圳前海深港合作区紧跟上海自贸区步伐,于今年3月决定允许区内企业跨境外币融资。
3月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分局发布了《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外债宏观审慎管理试点实施细则》。细则公布三天后,前海益通(报价002183,咨询)、资本环境、五矿供应链、华讯方舟等四家试点企业与工农业、招商局、中信五大银行合作,办理了第一批外债试点业务,合同总金额1.3亿美元。
在谈到深圳前海深港合作区与上海自贸区在融资政策上的差异时,赵小磊表示:“两者都有各自的特点,但总的来说,上海自贸区在跨境融资监管方面控制着风险。更为严格的是,虽然前海只能为企业的短期流动性融资,但不能进行长期融资。”
虽然前海的海外融资政策出台晚于上海,但前海政策的开放程度并没有超过上海,而是略低于上海自由贸易区。
上海将推动金融“新51条”试点个人海外投资
3月14日,上海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杨铮表示,上海自贸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联动规划正在制定中,涉及51个项目。特别提到的是,FTZ将启动个人海外投资试点项目。
赵小磊认为,个人资本项下的账户今年肯定会开立,但必须满足开立金融时报账户的要求。他说,除了外国直接投资,外国投资还可以开放资本下的可兑换,这也是中国对外投资的一个重大突破。
许认为,除了直接投资,个人跨境投资还可以投资证券等金融资产。具体操作规则可能包括:给予企业更多的资金进出自由,扩大适用范围,并可自由投资于各种海外经营资产。
三个自由贸易区已经准备就绪
中国跨境投融资增加新渠道
面对上海自贸区跨境投融资的成功经验,据悉,广东、福建、天津将实施境外投资项目备案管理,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三个自由贸易区的创新和改革能否超越上海现有的模式,已经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
普华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中国战略咨询业务总监季刚3月20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三个自由贸易区的跨境投融资政策与上海不会有太大不同,因为上海是国家综合试点和国际金融中心。广东将尽最大努力赶上上海,但要突破上海很难,粤港澳一体化和区域融资政策可能会有大的突破。
许还表示,在上海自贸区试点的基础上,各地区将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调整。
“例如,福建可能对台湾更开放,而广东可能对香港和澳门更开放。不过,基本做法可能仍与上海类似,不会马上公布,或者逐步向前推进。”许对说道。
从深圳前海发行的境外外汇融资政策可以看出,虽然深圳政策发行晚于上海,但政策创新力度弱于上海自贸区。这从一个方面说明,其他三个自由贸易区在跨境投融资政策的创新和开放上,很难超越上海自由贸易区。然而,上海自由贸易区的现行政策将在三个自由贸易区内推广,而三个自由贸易区开放程度的持续跟进可能会迫使上海自由贸易区在资本项目交换和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做出更大的改变。
从地理覆盖的角度来看,随着自贸区的普及,更多的企业将被纳入自贸区体系,自贸区便利的跨境投融资政策将在更大程度上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编辑李关允)
标题:粤闽津自贸区呼之欲出 上海跨境投融资便利政策加速扩散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5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