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08字,读完约5分钟
"从雨到太阳,我走过泥泞,走过风."
3月13日,在采访开始时,平安银行行长(报价000001,询价)引用了于的名言。“2013年,平安银行正在‘边走边改革’和‘在高速公路上换轮胎’,这是最困难的时期。现在,我们的产品、平台、机制和模式已经完善,平安银行的战略转型在2015年将更加稳定。”
2012年9月,随着平安与深证融合逐渐结束,邵平出任平安银行行长。
2013年初,本行立即提出了“三步走”战略:5年内重点发展公共业务和零售业务,3-5年内进入股份制银行第二梯队;5-8年内商业与零售并重,8年后以零售为重点。
现在,平安银行已经进入了两家银行合并的第三个年头。对比2014年末和2012年末的主要经营指标,不难发现平安银行正越来越接近其“第一步”目标。据掌舵人邵平称,2015年是进一步巩固改革基础的一年。“提前完成五年计划不是什么大问题。”
新业务部门的密集实施
2013年8月,平安银行首次召开事业部成立大会,正式确定了“11+3+1”的事业部架构。2014年,新成立了两个金融部门,即现代物流和现代农业,预计医疗、卫生、文化、旅游和金融部门将于2015年年中成立。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房地产、交通金融、能源矿产三大业务板块形成存款余额1562亿元,贷款余额1566亿元;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86亿元,管理资产余额超过4000亿元。
21世纪:如何评价平安银行2014年的业绩?
邵平:在“三步走”战略中,关键在于两家银行整合后的前三年。应该说,提前完成五年计划似乎不是什么大问题。从年报中可以看出,平安银行2014年第三季度末的许多指标比2012年第三季度末翻了一番。
为什么我总是强调业务需要持续稳定的增长?如果你看看平安银行去年的存款增长,许多银行的存款余额将在第三季度末后下降,而我们银行的存款将在10月份保持稳定的环比增长,这是重组后的结果。
2015年经济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在这种环境下不可能独立。但是,我们做好了风险准备,确保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这从我行去年拨备比例可以看出。
21世纪:我们注意到平安银行2014年的事业部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将来是否有计划单独授权业务部门并设立子公司?你有计划在2015年建立一个新的业务部门吗?
邵平:去年,尚福林董事长提出为商业银行的专业化经营发放一些许可证,如信用卡、理财等。但是,例如,公司业务部门的行业部门目前没有能力发放许可证,我们目前也没有这样做的计划。毕竟事业部改革才进行了一年半,很多细节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至于新业务部门的设立,医疗卫生文化旅游财务部已经在筹备之中。此外,一个行业部门正处于市场研究和内部演示阶段,预计将在完成后的下半年成立。
“第三季度还是不良率的转折点”
截至2014年底,平安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05亿元,同比增长39.3%;不良率为1.02%,同比上升0.13个百分点;相关贷款比2013年翻了一番,达到369.5亿元。
本行在年报中解释,2014年本行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零售贷款(信用卡)、商业和制造业,占不良贷款总额的98%;逾期贷款主要集中在上海钢贸、杭州、南京、温州的民营中小企业、小微联合担保互保贷款、山东的“两高一盈”行业等。
21世纪:根据年报数据,平安银行2014年的资产质量仍面临压力,部分地区和业务暴露的风险不可低估。总体而言,银行的风险环境仍处于逐步释放的过程中。你预计外部风险环境何时会转变?
邵平:平安银行资产质量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2014年底是一个分水岭。
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环渤海地区和江苏、山东等长三角地区的资产质量恶化得到遏制,不良贷款率下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迹象。上述地区曾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自2013年以来,我们大幅削减了该地区分行的大宗商品等业务,并对分行团队进行了调整。目前,情况似乎有所改善。
坦率地说,未来新常态下商业银行的结构调整任务尚未完成,这也将对各银行的资产质量产生一定的压力。从全行业的角度来看,我预测2015年第三季度将是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1世纪英文报》:从行业角度来看,你如何预测2015年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
邵平:过去,商业银行的运营缺乏差异化。总的来说,甲行不缺乙行,丁行可以做丙行知道的业务。用今天流行的网络用语来说,“台风来临时,猪能飞。”现在呢。当风渐渐停了,猪会摔死,鹰会自由飞翔。
从一个从业30多年的金融老手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商业银行的“黄金时代”刚刚到来。随着金融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银行需要用智慧经营,寻找真正的创新。预计未来3-5年内,商业银行的经营将出现分化。
标题:平安银行行长邵平:三季度成商业银行不良率转折点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4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