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75字,读完约8分钟

关注焦点

2014年,娄底数十家企业相继停止还本付息,导致民间借贷市场崩溃。

在春节前夕,在这个位于湖南中部的地级市,每天都有借款人跳楼和吸毒来讨债。

据娄底市金融办统计,全市民间借贷资金规模约为400亿元,其中约118亿元存在问题,涉及73家企业。

由于管理不善,一些实体进入了借新债还旧债的漩涡,并最终因持续趋势而关闭。

70岁的下岗工人小王宓(音译)右侧半身不遂。他以每月2分钟的利率借给红关集团5万元的养老金。“这是一本棺材本,不能拿出来。”

胡,一个47岁的村民,和她的丈夫都是建筑工人。这对夫妇借给新梅阁公司70多万元拆迁补偿费和征地费,月息2.5美分。现在他们拿不回钱了。他们住在棚屋里,无法重建家园。

娄底一老板自杀引爆百亿借贷挤兑潮 73家企业陷其中

公务员华阳(化名)在2005年参与了私人借贷。他吸收亲戚朋友的钱,放入高利贷。总计超过1000万的资金被卷走,让他整天被追着讨债。

但这一切都与清洁工文无关。文将丈夫的17万元存款藏起来,投资于九龙集团和宇森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自去年4月以来,温多次未能取回自己的钱,也不敢告诉丈夫自己在3个月内减掉了10磅。同年10月,她选择投河自尽。

娄底一老板自杀引爆百亿借贷挤兑潮 73家企业陷其中

九龙集团是娄底市的龙头企业。去年4月,该公司宣布暂停支付利息后,引发了娄底民间借贷的热潮。红关集团、新美格公司、宇森公司等73家企业向民间借贷,导致娄底市民间借贷陷入“崩盘”,绝大多数投资者无法收回本金和利息。

娄底一老板自杀引爆百亿借贷挤兑潮 73家企业陷其中

“所有人”借款

邻居见面时,他们在讨论哪些公司的利率高。据统计,娄底民间借贷资金达到400亿元

马明回忆起2013年春节前去九龙集团贷款的情景。“100多平米的大厅里到处都挤满了人,在走廊外排队,人来人往,就像过年的菜市场。”

营业厅有6个柜台,每个人都挤在贷款柜台,但是柜台上取款的人很少。当时,马明在钱包里装了30万现金,去九龙公司存钱。他早上11点到达,直到下午4点才办理手续。

娄底一老板自杀引爆百亿借贷挤兑潮 73家企业陷其中

马明是九龙债权委员会的代表。据他说,经债权委员会登记,九龙的债务达24.8亿元,涉及近1万个账户。

据记者调查,作为娄底市的大型房地产企业,九龙集团每月的利息为1.8分。然而,为了吸收资金,一些企业提供2到4点的高利率竞争。

娄底一家知名企业的老板刘平(化名)说,近年来,娄底的实体企业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最繁忙的部门不是生产和销售部门,而是贷款部门。"许多实体已经成为融资平台,比银行更热衷于借贷."

娄底一老板自杀引爆百亿借贷挤兑潮 73家企业陷其中

红关集团中层管理干部杨林(化名)告诉记者,除了日常生产任务,老板还鼓励员工向外借钱,并收取1%的贷款佣金。

在私营部门,2014年4月25日之前,娄底有一个几乎普遍放贷的热闹场面。教育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李明说,他周围的人几乎都参与了借贷,他们在办公室和邻居见面,讨论哪个人兴趣高,哪个人安全。

娄底一老板自杀引爆百亿借贷挤兑潮 73家企业陷其中

2013年,娄底民间借贷规模达到顶峰。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娄底中心支行发布的数据,截至2013年底,娄底民间借贷资金规模约为400亿元。

持续趋势

参与贷款的73家公司存在问题,参与实体的企业占90%

这场危机在2013年底显现出迹象。

2013年12月13日,娄底市同兴米业业主肖忠旺跳楼身亡。据知情人士透露,肖忠旺的自杀与他所欠的数亿私人贷款有关。

同兴米业在娄底只是一个小企业,不足以撼动整个娄底经济。但巧合的是,同兴米业的老板肖忠旺和九龙集团的老板肖是同姓村民。从那以后,娄底人开始谣传九龙老板肖打破他的资金链,跳楼自杀。

娄底一老板自杀引爆百亿借贷挤兑潮 73家企业陷其中

这个谣言引发了债权人对九龙集团的挤兑。

“即使是银行也无法忍受如此疯狂的挤兑。”九龙集团总裁肖2月11日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2013年,九龙集团同时启动了四个房地产项目,资金紧张,且有持续上升的趋势。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宣布将于2014年4月25日暂停支付利息。

娄底一老板自杀引爆百亿借贷挤兑潮 73家企业陷其中

九龙集团的这一声明无疑在娄底引起了轰动。意识到危险的人们开始一个接一个地收回资金,所有的借款企业都受到了影响。

娄底市金融办向《新京报》透露,娄底市有73家企业和个人陷入了贷款危机,陷入困境的资金达118亿元。

娄底市财政局局长左志峰表示,90%有问题的企业都是实体企业。

“借新债还旧债,借的利息就越高。当企业的利润无法支撑高利息时,资金链就会断裂。然而,私营企业主缺乏风险意识,无法停止借贷。”左志峰表示,企业吸收的民间资金有30%投入生产,70%被高利率吞噬。

娄底一老板自杀引爆百亿借贷挤兑潮 73家企业陷其中

刘平算过账,实体企业的最高利润约为10%。当私人借贷的利息超过2个百分点时,空的利润将会损失。如果分数超过3分,说明该企业的借款有问题。

“真正从事工业的企业家不会理解这个简单的事实。相当一部分有问题的企业打着实业的幌子,吸收大量私人资金,然后转向快钱领域。”刘平分析。

实体企业向房地产市场借款

三年前,房地产市场的利润可以支撑高利率,这导致大多数实体的贷款涌入房地产市场

2月9日,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几乎听不到机器的轰鸣声,大多数企业已经停工,少数工厂杂草丛生。

这是一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有80家企业产值超过1000万元,有10家企业肯定陷入了贷款危机。

在开发区东西向的道路上,吴哥家族、同兴米业、文成地产、红日集团、新梅阁公司、红关集团等有问题的公司依次排队,大多数工厂的大门都关着,只留下守门人。

娄底一老板自杀引爆百亿借贷挤兑潮 73家企业陷其中

据记者调查,娄底吴哥家族实际上是一家空空壳公司,市场份额几乎为零。娄底经济开发区金融办公室主任证实,吴哥家族的老板吴因涉嫌非法集资被拘留。据报道,吴的个人生活十分奢侈,花数千万元买了悍马、奔驰等豪华车,还不遗余力地购买字画。

娄底一老板自杀引爆百亿借贷挤兑潮 73家企业陷其中

吴哥家族代表了一小部分私人借贷,而大多数企业将资金投入房地产市场。

娄底是湖南著名的“煤炭之都”,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锑矿等资源。随着2011年煤炭市场的衰退,私人资本开始涌入房地产。

娄底房地产老板牛表示,在高峰期,房地产利润达到50%,高利润可以支撑高利率,这导致越来越多的实体开始投资房地产市场。然而,自2013年以来,娄底的房地产市场已经饱和,高利率是不可持续的,导致大规模的贷款危机。

娄底一老板自杀引爆百亿借贷挤兑潮 73家企业陷其中

帮助和打击

政府提出了三种方法来帮助、处理和打击这场危机。政府消息人士称,风险总体上是可控的

娄底市委副秘书长、金融办主任左志峰今年一直在应对民间借贷危机。刚过40岁的他指着一根小小的白发说:“头发很急。”

"政府坚决打击非法集资的企业和个人."左志峰透露,娄底市政府处理关联企业有三种情况:帮助、处置和打击。在政府的帮助下,娄底的八家企业已经恢复生产;25家企业进入法定处置程序,其中10家企业被公安机关列为专项调查对象。

娄底一老板自杀引爆百亿借贷挤兑潮 73家企业陷其中

左志峰认为,通过帮助有前途的企业和打击非法集资,民间融资的风险可以得到普遍控制。

九龙集团总裁肖告诉记者,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九龙集团已从银行借款2亿多元,用于偿还部分利息和振兴项目发展。

如今,身为公务员的华阳仍不得不与没完没了的讨债者打交道。

“当我听到电话铃响时,我的手在颤抖。有一次我吃了一碗,电话响了,碗摔到地上。”有一次,一个朋友到他家去讨债,但是他不能给,所以他被他的朋友打了,两个大男人痛哭流涕。

娄底一老板自杀引爆百亿借贷挤兑潮 73家企业陷其中

逃跑、投降和死亡,这三个选项经常在华阳的脑海中徘徊。这位公务员说,他在2005年致力于借钱,但最终在2014年,这碰巧是一个“十年的梦想”,一无所获。他不知道噩梦般的日子何时结束。

娄底一老板自杀引爆百亿借贷挤兑潮 73家企业陷其中

娄底民间集资崩溃时间表

●2013年10月

娄底同兴米业的所有者肖忠旺跳楼身亡,这拉开了娄底民间借贷崩溃的序幕。

●2014年初

在娄底经济开发区,一些企业如新梅阁公司、高闯铝业等支付困难,导致了挤兑现象。

●2014年4月

娄底市一家领先的民营企业九龙集团遭遇挤兑,并宣布将停止支付利息。许多债权人走上街头捍卫自己的权利。

●从2014年5月开始

娄底红日公司、谢泼德集团、和君集团、百雄堂等70多家民营企业陷入了经营风暴。

●2014年12月

娄底市委、市政府确定了一批企业帮助处置和打击。九龙集团、百雄堂和和君集团是政府资助的企业。

●2015年1月

娄底市人大罢免了红太阳公司老板周洪阳的全国人大代表职务,周洪阳夫妇被拘留。

□新京报记者肖辉在湖南娄底报道

标题:娄底一老板自杀引爆百亿借贷挤兑潮 73家企业陷其中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4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