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61字,读完约6分钟
在过去的一周里,发生在天猫的两件事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首先是亚马逊落户天猫,其次是天猫并入淘宝,天猫前总裁王()被免职。如果我们把这两件事结合起来,它们背后的本质是什么?让我们从最近的一个事件开始。
3月6日,阿里发布人事任免公告,正式免去王的天猫总裁职务。并统一规划和管理其中国零售平台(淘宝、天猫、聚划算)。Taobao.com总裁张剑锋将担任中国零售平台主管,直接向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运营官张勇汇报。
王只是天猫改革的受害者
消息一出来,的功过就传开了。各方的综合报道可以分为两个版本:一个是天猫和淘宝的明争暗斗,王成为受害者,淘宝的张剑锋是阿里的“老人”,他的表演风格与马云非常相似,被重用;二是对王个人成就的不满,受到“双十一”计费、哈默手机销售数据造假、特斯拉入市风波的负面影响。
“儿童能辨别是非,而成人只能看到正反两面”。
王接手天猫才一年。2014年,他对天猫的发展方向做了三个调整:一是关注Vipshop,挖掘优质卖家;第二,追求高价值的单一产品,取消豆腐块;第三,瞄准线下的中流品牌,进行地毯式搜索。并制定了天猫品牌时尚、行业垂直化、会员价值、无线个性化和服务分层的“五化”战略。
虽然在一系列行动中有公关成分,但至少可以看出,王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淘宝、天猫、巨化需要在阿里电子商务的生态变化和电商行业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实现统一。用“阴谋论”来解释,王要想继续他对天猫的“深化改革”战略,天猫需要独立。在执掌天猫之前,王担任过天猫的副总裁,并亲自反对天猫回归“大淘宝”系统。例如,在政治改革中,思想上的不统一将是最大的障碍,而王让位于,这对该集团来说弊大于利。
无独有偶,天猫商城创始总经理黄若因对b2c战略定位和运营模式的不同意见,于2008年离职。
“统一管理”的实质是回归“大淘宝”
2008年9月,阿里指定了“大淘宝”战略,即开放电子商务链接(营销、支付、物流和技术)和由消费者(C)、商家(B)和服务提供商(P)组成的开放平台。其中,以零售产品为主的c2c淘宝、b2c天猫(淘宝商城)和陶艺,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淘宝”,其间衍生出多种成本。2011年6月,这三家公司从淘宝网分离。同时,马云将“大淘宝”战略升级为“大阿里”,倡导建立阿里生态系统。
这样,如今,淘宝和天猫的统一管理,再加上成本效益,已经成为“大淘宝”真正的无名回归。虽然淘宝、天猫和巨化以前在管理结构上是独立存在的,但在业务结构上,除了独立的官方网站之外,它们都是作为淘宝的独立渠道存在的,淘宝的整个搜索系统都是一样的。
就在阿里宣布淘宝、天猫和巨化统一管理的三天后(3月9日),天猫开始实施新的招商标准——定向招商。不在宣传名单上的品牌将不能注册天猫。换句话说,天猫不断提高进入门槛。
一位淘宝资深卖家透露:
天猫的“定向投资”给了我一个最大的暗示,那就是淘宝网的整体流量已经饱和,流量已经无法支撑店铺的数量。商店越多,亏损的企业越多,赚钱的企业越少。还有消息称,如果2015年底业绩不佳,可能很难成功续约,这相当于变相还款。
据亿邦电力统计,天猫商城公布的首批品牌名单涉及化妆品、饰品配件、家用电器、鞋袋、3c数码产品、保健品、医药和食品等13大类。其中,几乎没有原创品牌和草根企业,全部被国外品牌和国内知名品牌所取代。化妆品、服装、鞋、包和户外运动的品牌数量最少,只能吸引品牌所有者和单一品牌代理商的投资。
因此,当亚马逊落户天猫时,主促销的“共识”与天猫一起赢得了眼球,亚马逊希望成为天猫新的监管调整和国际化的受益者。然而,当当、国美、好乐迈和其他两年前落户天猫的b2c平台已经是过去的教训了。
天猫新推出的“定向投资促进”将控制商户的数量和质量,回归“大淘宝”将减少对新投资促进政策实施的援助。就质量而言,天猫专注于高端用户,淘宝丰富的分类补充了这一点。可以预见,张剑锋回归“大淘宝”统一管理后,将会重点落实“卖金人”政策,淘金和促销活动将会活跃起来。
回到“大淘宝”,阿里别无选择,只能撤退
大多数卖家觉得淘宝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差。我们可以看到,2010年以后,基本上没有新一代的淘大品牌,昔日的淘大明星品牌如麦袋、绿盒子、芳草鸡等已经淡出公众视线,剩下的要么出售,要么独立上市。淘宝假货一直是阿里的弱点。一方面,阿里否认淘宝上假货泛滥,另一方面,他不断加大对打假的投入。
外部竞争环境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过去,“淘宝”是网上购物的代名词。如今,京东、Vipshop和聚美等电子商务平台正在不断分化淘宝的影响力。移动电子商务和o2o为用户培养了新的购物习惯,低价不再是核心竞争力。由于政策因素,“7天无理由退货”的实施力度加大,网上商店征税的声音越来越大。
各种不利因素都会使阿里变得被动,就像阿里与SAIC的斗争一样,这种情况是不断解释的。此外,时间节点的选择也非常重要。四年前淘宝和天猫拆分时,这是一场垂直的b2c混战,而巨化有意在团购的“千团大战”中独树一帜。现在模式已经设定。回到“大淘宝”系统,它主要是反顾客,处理淘宝卖家生活环境的恶化。
至于真正的卖家,除了提到800多万卖家外,天猫的店铺数量在阿里财经报道中从未提及,更别说年销售额在几百万到几千万的店铺了。老虎嗅到了天猫商店从非官方渠道获得的最新数据:
截至2014年底,天猫门店总数为146,756家
2015年成功续约的门店数量:134,167家
关门商店:12,589家
续约成功率:91.4%
有81,528家旗舰店、14,660家专卖店和41,282家专卖店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如果这是真的,它可以证明天猫定向投资的新政策提高了进入门槛,但并没有加强其执行力度。毕竟,“关门让人开车”的风险是可以想象的。对阿里来说,他最想要的是形成一个自然的“好钱”,并在天猫回到“大淘宝”后赶走坏钱。
现在,淘宝的自然流量进口倾向于天猫商户。天猫商户在客户单价和客户保留率方面都高于淘宝卖家,所以如果淘宝的剩余流量可以转化为天猫订单,为什么不呢?
标题:阿里派系斗争尘埃落定:天猫全面败退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4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