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17字,读完约8分钟
广东笑了,浙江笑了。
与今年第一季度全国经济增速放缓和部分地区严重下滑相比,中国经济总量第一大省广东和第四大省浙江却出现了逆势而行的“意外”局面。
一季度,浙江经济增速为8.2%,比2014年同期高1.2个百分点;同期,中国最大的经济省份广东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为7.2%,与去年同期持平。
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7%,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4个百分点。在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有6个地区的增长率没有下降。除广东、浙江省外,其他四个地区是西藏、宁夏、河北、黑龙江,但这四个省的基础很小。
然而,作为中国第一大经济体和第四大经济体的广东和浙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接近世界银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它们在不放缓的情况下取得的成就值得称道。
据说目前东北经济的问题将来也会出现在其他省份,但广东和浙江的经济为转型提供了积极的模式。
然而,经济复苏和转型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实现。广东省和浙江省2015年的经济目标是7.5%,要实现这一年度目标还需要付出很大努力。根据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报告,广东的下行压力越来越大。
广东和浙江的经济逆水行舟
一季度广东和浙江的经济总量分别为14948.57亿元和8342.38亿元,分别居全国第一和第四位。两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万美元,尽管基数巨大,但仍能实现增长,这是值得探索的。
4月27日早些时候,浙江省统计局副局长、发言人王杰指出,浙江经济的加速发展主要是由于服务业的加速发展,其中金融业与盈利性服务业的良好发展有关。上述两个行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1.5和1.3个百分点。
王杰指出,浙江经济之所以能够加速,不是因为工业的加速,而是因为第三产业的增长率有所提高,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业和营利性服务业发展迅速。
他表示,许多行业严重分化,部分原因是产能过剩的影响正在放缓,但一些新兴行业正在快速发展。“这与适应大环境的变化和积极监管有关。”他说。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浙江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为10.8%,比去年同期高出近3个百分点。一季度,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住宿餐饮、金融、房地产等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1%、4.7%、6.7%、16.3%、7.1%和14.1%。其中,金融业和营利性服务业增长迅速,分别比gdp增长高出8.1和11.1个百分点。
据报道,浙江的金融业和营利性服务业分别拉动了经济增长1.5和1.3个百分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今年一季度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长率为5.1%,低于去年同期的6.2%。然而,第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为10.8%,高于去年同期的7.9%。
再看看广东。
“广东经济总体上是好的,这与广东产业结构调整较早,产业比较多元化,服务业比较发达有关。”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珠江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程建三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2015年一季度,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速为7.4%,也低于去年同期的8.1%。然而,与浙江一样,广东的服务业保持了快速增长。今年一季度,广东服务业增长7.6%,接近去年同期的7.7%。然而,今年一季度广东建筑业的增长率为7%,高于去年同期的4.2%,导致广东整个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的增长率为7.1%,高于去年同期的7%。
对此,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珠江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程建三认为,广东服务业相对发达,产业相对多元化。工业产品已在国内外市场上使用。多年来,它已经开始从传统产业转向新兴产业,如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和新材料,并取得了一些突破。此外,广东近年来加快了东西两翼的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保持稳定。
「广东的工业多元化,避免了单一工业受经济波动影响的压力。与此同时,行业也在不断升级。例如,当国家实施“互联网+”时,广东已经这样做了很多年。”他说。
为什么不慢下来
浙江和广东的经济没有放缓的原因是有一个共同点:服务业更重要。
作为一种分析工具,它可以解释为什么经济放缓在全国范围内各不相同。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2015年第一季度全国经济增长率为7%,低于去年同期的7.4%,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为6.4%,低于去年同期的7.3%。这主要是由工业放缓造成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为7.9%,也低于去年同期的8.1%。
今年一季度,除北京和上海服务业分别占近80%和65%外,广东和浙江服务业分别占52%和53%左右,居全国第一位,广东和浙江第三产业比重同比分别增长3个和5个百分点。超过江苏约48%的比例。
今年一季度江苏经济增长率为8.4%,低于去年同期的8.8%,主要与第二产业(约48%)有关,一季度规模以上产业为8.2%,比去年同期低2.4个百分点。
然而,服务业的加速发展在许多省市普遍存在。
例如,今年一季度山西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为8.8%,高于去年同期的6.8%。但今年一季度,山西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仅为49.5%,比去年同期高5.3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3.4个百分点。然而,中国的服务业很难弥补工业放缓造成的经济下行压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服务业的比重因地而异。在东北三省等许多地方,虽然服务业仍在快速发展,但服务业比重较低,导致整个经济在增速放缓时出现明显的下滑趋势。例如,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吉林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仅为36.7%。第二产业比重高达57.5%,比广东、浙江高出约10个百分点。
此前,吉林省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为5.8%,低于去年同期的7%。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长4.6%,低于去年同期的5.5%。虽然今年一季度吉林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但仍难以快速拉动经济增长。
此前,西藏今年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与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有关。今年一季度,工业、投资和商品零售增长率分别为14.7%、22%和12.7%,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二和第一位,西藏第三产业比重多年来超过50%。
浙江省统计局副局长、发言人王杰也指出,浙江经济相对稳定,这与经济结构偏轻有关。在一些地区,经济显然是沉重的,有钢铁、石化、建筑材料、煤炭等。占很大比例,这使得经济急剧下滑。
这将使一些新兴产业,如装备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此外,中小企业的发展将缓解经济压力。
据我们了解,今年一季度,浙江八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仅增长4.1%。这表明传统产业也受到了影响。但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5%、7.3%和7.2%,增速高于规模以上产业;一季度,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服务营业收入增长27.6%;网上零售额达到1227亿元,同比增长28.6%,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7.4%,同比增长3.4个百分点;
广东的数据还显示,许多新的格式已经在广东重现。例如,以信息消费为例,第一季度末,全省4g手机数量达到2310.4万部,比去年年底增加840.69万部。网上购物方面,1-3月,规模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157.72亿元,快速增长57.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2%。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的陈秀山教授认为,一些能源资源丰富的省份应该解决单一产业的问题。例如,山西的工业比重强调煤炭开采和运输。现在,在宏观经济的影响下,这种模式是不可靠的,必然会出现工业倒退和经济衰退。
山西应该改变这个行业单一的局面。未来,如果山西工业仍以能源、原材料、发电、化工等行业为主,这些行业的市场需求在未来五到十年内不会有大的反弹。
东北大学工商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凯认为,许多重化工业省份仍需发展轻工业。例如,20世纪80年代,辽宁仍有一些轻工业,但90年代开始退出,本世纪后就很少了,所以辽宁仍需发展一般制造业。
“过去,辽宁不愿意搞轻工业,认为没有必要搞低技术、低档次的工业。现在看来,即使是一个成熟且竞争激烈的行业也不能放弃。”他说。
标题:何以不减速 一季度粤浙经济坚挺之谜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4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