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85字,读完约4分钟

国家商报(博客、微博)记者吴泽鹏来自广州

由于超级稻只是农业部确认的一个名字,所以超级稻家族中不仅有大家熟悉的杂交水稻,还有“功名卓著”的常规水稻。

根据国家水稻数据中心的数据,截至2015年,农业部命名的超级稻品种有118个,其中常规稻品种有36个。在某水稻研究所陈研究员的科研成果中,许多常规水稻品种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然而,她对《国家商报》表示,尽管常规大米在超级大米中也表现良好,但种子企业不愿大力推广常规大米,培育常规大米基本上是一项“公共福利法案”。

企业不愿意推广 常规稻遇冷

企业不愿意推广传统大米

“超级稻”这个词对种子企业最大的作用是宣传和推广。”从事种子企业销售总监多年的王先生告诉《国家商报》记者,作为超级稻,企业往往选择推广杂交水稻而不是非常规水稻。在农业部命名的118个超级稻品种中,36个是常规稻,占不到三分之一。

企业不愿意推广 常规稻遇冷

传统大米变冷有其历史原因。自从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以来,人们常常把超级稻等同于杂交水稻,选择超级稻就意味着选择杂交水稻。“过去,常规水稻的产量和抗性相对较差。杂交水稻问世后,粮食才真正达到自给自足的水平。”广东一家种子企业的负责人表示,目前常规水稻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育种者已经培育出了产量和抗性更好的品种,与杂交水稻的差距正在缩小。

企业不愿意推广 常规稻遇冷

据《南方农村新闻》报道,与超级稻中常规稻和杂交稻的平均亩产量相比,有些品种的产量差异不大,但只有几公斤。在20世纪70年代,常规水稻和杂交水稻的产量差约为每亩200公斤。

企业不愿意推广 常规稻遇冷

但是,常规水稻仍然很冷,很多种子企业的相关人士透露,种子企业也会生产常规水稻种子,但“数量少,种子企业不会推广。”“我们公司有常规大米,广东(种子)公司有常规大米,但他们不怎么卖。”广东省一家种子公司的总经理告诉记者。陈女士直接表示,广东省没有一家种子企业主要从事常规水稻的育种和推广,这对于她从事水稻研究来说是一种“公益行为”。

企业不愿意推广 常规稻遇冷

传统大米是一次性出售的

种子企业不愿推广常规大米,常规大米作为超级大米只能束之高阁。“以广东常规大米为例,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做得很好,但他们做到了,很少有公司愿意出售它。因此,这些传统的大米不能推出。”王告诉《国家商报》记者。

企业不愿意推广 常规稻遇冷

王说,种子公司不愿意推广传统大米的主要原因是,传统大米交易是“一次性销售”。如果常规水稻真的得到推广,“我不敢说是100%,但至少90%的种子公司只能在三年后关闭。”

企业不愿意推广 常规稻遇冷

为什么传统的大米交易是一次性交易?许多业内人士表示,传统水稻是一种可以保留而不会让后代分离的水稻品种。保留意味着农民可以种植第一年购买的水稻种子,收获后,他们可以为下一季或明年的播种保留水稻种子,而不必继续从种子经销商处购买种子。

企业不愿意推广 常规稻遇冷

“现在耕种的人少了,传统的水稻仍然可以种植。如果(种植企业)主要推动常规大米的市场,它将会更小。如果饭碗砸了,企业如何生存?毕竟,企业必须维护自己的市场。”广东省一家企业的负责人表示。

企业不愿意推广 常规稻遇冷

与此同时,许多水稻种子经销商表示,低利润是经销商选择不销售传统水稻的原因。“利润太低了。例如,销售常规大米可能只赚2元,而销售杂交水稻可能只赚20元。”浙江省衢州市科城农业种子经营部的一位人士说。

企业不愿意推广 常规稻遇冷

广东省江门市是广东省常规水稻推广面积不断扩大的城市,江门种业有限公司也在相应调整其主要产品。该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说,该公司的常规大米和杂交大米的销售比例已经从以前的大约3: 7变为现在的7: 3。不幸的是,传统大米的利润相对较低,两者之间的差价约为3倍。“传统大米只能卖到7元和8元。”

企业不愿意推广 常规稻遇冷

“现在很多常规水稻其实都是很好的品种,但即使品种好,推广不好,也会慢慢失去。”王先生说。据《南方农村新闻》报道,一些水稻研究者分析说,两者之间的竞争将会继续。常规水稻可以自行种植,但其运行效率较低,科研力量逐渐薄弱;然而,杂交水稻的投资逐年增加,直到它击败了传统水稻,主宰了水稻种子市场。

标题:企业不愿意推广 常规稻遇冷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4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