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35字,读完约8分钟
近年来,互联网电子商务迅猛发展,专注于艺术品的电子商务公司已达到约2000家。尽管“互联网+”以其强烈的无孔不入和“一切+”的风格深深地侵入了各行各业,但它在艺术市场上仍然没有取得什么成就。
原因并不复杂。绝大多数现有的艺术电子商务公司并不关注艺术消费需求,而是从事在线拍卖,并打算分享高端市场的一块;然而,面对几乎“零基”的中低端客户,强调投资和增值,似乎有一些“不相干的话”。
4月23日,一种新的艺术电子商务形式出现了——艺术家办公室准备建立一个全新的信息透明的艺术流通系统,希望为初学者“再造一个市场”。
全球在线交易增长缓慢
互联网已经侵入了艺术品市场,而且速度越来越快。
首先,看看全球艺术品在线交易情况。根据英国保险公司希斯考克斯发布的《艺术品在线交易报告》,2014年艺术品在线交易总额达到26.4亿美元,比2013年的15.7亿美元增加了近10亿美元。
新闻援引希斯考克斯艺术部负责人的话说,与其他门类相比,当代艺术市场的增长率惊人,这也让收藏家和买家趋之若鹜。但与此同时,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我真的很想知道这种心态的改变是真实而平静的,还是冲动而短暂的。”人们是否觉得,如果他们不追随投资当代艺术的趋势,他们会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然而,关键的一点是,这类艺术品交易数据仅仅反映了冰山一角——毕竟,在线艺术品交易仅占全球552亿美元艺术品市场份额的4.8%,其中84%的交易是价格低于15,000美元的单品收藏。
这可能会让培养艺术品在线交易的商人失望。
也就是说,在全球范围内,艺术品的网上交易目前只能“煽动”低端市场,尚未对传统市场构成威胁。换句话说,愿意通过互联网在线交易艺术品的买家没有高端购买力。更重要的是,你很难在网络平台上看到一流的艺术品。
中国的网上交易主要是拍卖
在中国尤其如此。目前,中国艺术电子商务主要面向投资者,网上拍卖是主流,倡导保值增值。然而,就中国艺术品交易量主要由少数高端艺术品交易推动而言,经营中低端艺术品但强烈希望占据巨大市场份额的艺术品电子商务公司的情况并不乐观。
嘉德在线成立于1999年,成为中国最早的艺术品在线交易平台。2005年至2009年,先后推出史圣系列、Bobao.com和雅昌Jiaoyi.com;2011年,淘宝试水艺术品拍卖,标志着综合性电子商务正式进入艺术品在线交易市场;2012年,一批新的平台如艺术代码中国出现了。自2013年以来,艺术电子商务开始呈现爆炸式增长。用艺术电子商务专家王毅的话说,“艺术电子商务已经变成了一只站在风口浪尖上的猪。”截至2014年底,中国有近2000家在线艺术品交易网站。
根据《2013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年报》,艺术品网上交易额为30亿元,但艺术品总交易额为2000亿元,仅占1.5%。
为什么会这样?王伟认为,目前“网上拍卖只是复制了线下拍卖的形式,却没有办法复制线下拍卖的体验和氛围,也没有办法复制线下客户。”
他告诉记者,“在艺术电子商务平台上交易的艺术品很少见到真正的大师级作品或名作,大部分都是消费级的艺术品。一旦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培训的买家成为回头客,他们就会去专业的收藏或投资领域,寻找一流的作品,即线下交易系统,而不是停留在电子商务系统中。”
国际策展人、文化艺术总监李也认为:“国内艺术品市场仍处于调整期,高端拍卖在前期发展过快,而在市场经济低迷时期,艺术品的消费意识和市场流通处于清算期。虽然艺术品电子商务现在非常活跃,但大多数国内电子商务公司都经营低端艺术品或艺术品。当前的调整可以使艺术回归本质,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减少急功近利的投资,逐步回归健康理性的市场。”
王茜说:“艺术不是普通的商品。与普通商品的物质属性相比,艺术具有精神属性。目前的电子商务公司大多忽视艺术的精神属性,试图凭借电子商务平台的交通优势介入艺术平台,缺乏对艺术受众的熏陶和培养。”
艺术电子商务的利与弊
但是没有人否认艺术电子商务是大势所趋。如果我们重新定位,关注艺术品的基本消费,真正把消费和投资区分开来,就会看到蓬勃发展。
艺术家祝靖依表示:“虽然目前艺术品电子商务的实际交易量并不理想,但从趋势来看,电子商务绝对是主流,因为它省去了很多手续和麻烦。”在未来的艺术品交易中,网上交易肯定会很大。”“网上交易可以占领低端市场,这意味着小型画廊将基本上被‘摧毁’,而顶级交易仍将在画廊进行。这种线下系统在西方已经存在了200多年,不会在短时间内被打破。”祝靖依说:“很多人说艺术品不能在网上交易,但我不认为有任何问题。互联网的发达程度可以完全解决许多问题。例如,使用网络框架技术,你可以坐在成都看到北京的雕塑,这是一种综合的感觉。”
李认为:“网上解决了客户和画廊之间选择作品的便利性。但缺点是在线作品质量的丰富性和专业性仍然不稳定。”
王茜指出,“目前,大部分艺术电子商务公司专注于拓展艺术、艺术家或企业的资源,但对新买家的支持很少。”它建议:“艺术电子商务应该改善一个体验式的购买过程,我将教你购买艺术,教你欣赏艺术,帮助你找到一个圈子,并建立一个大的社会模式的艺术生态系统。”不要一出现就开始卖,你应该分两步走。第一步是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和线下活动建立信任和培养客户;第二步是交易和连续交易。”
“重建市场”
经过三年多的准备,一个全新的艺术品交易平台于今年4月底启动。从“生态圈”的概念出发,着手建立一个全新的艺术流通体系,即艺术家博览会。
“传统市场是私人市场,而我们是公共市场。”总经理罗家源对此进行了解释。
简而言之,很难解释清楚艺术家公开募股的整个运作模式。仅从交易环节来看,艺术家公共市场是一个以艺术家为经营对象,以艺术品为交易单位的“网站”。顾客根据网站提供的背景信息在网站上买卖艺术品。艺术家由专业经纪人经营,顾客可以享受售后服务。
“艺术家公开市场的目标客户群其实很明确,即那些从未进入过艺术市场但想进入的客户,但由于传统市场的水深不知道如何进入,我认为他们可以在艺术家公开市场上快速交易。”罗家源告诉《国家商业日报》记者。
与大多数艺术电子商务的“颠覆性”思维不同,罗家源无意颠覆甚至改变传统市场。
“我不认为(传统市场)应该改变或转型。虽然传统市场的价格不明确,真实性难以区分,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但存在是合理的。该市场的收藏家们实际上需要这些特征。因此,我认为传统市场是私人的,在小圈子里私下交易,而且很多信息是不公开的,”罗家源说。“我们正在做的是打开另一个市场,提供一个新的市场环境和市场机制。在艺术博览会上,每个艺术家都有一个专业的组织来运作,买卖双方的信息是对称的、公开的、标准化的。你买的艺术品有售后服务和保证。“。
那么艺术家对“重建市场”的信心来自哪里呢?或者信息的透明度。“当每一幅画进入艺术家的拍卖会时,其‘档案’将被正式建立,现在和未来的一切,无论交易时间或价格趋势如何,都将被持续跟踪并在网站上公开。尽管其过去的信息是零散的,但公众将尽力收集这些信息。”罗家源说。
艺术家博览会是以艺术家为基础的。罗家源认为“艺术家不应该是营销专家。公共市场上有专业经纪机构为艺术家提供服务和市场推广。艺术家只需要安心创作。”罗家源预测,2015年,艺术家们将能够与数十名艺术家签订合同,目前已经有十名艺术家签订了合同。因此,签约艺术家的数量和质量成为他们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和大多数艺术电子商务一样,艺术家们仍然提倡“投资+收藏”,投资第一。增值是其核心理念之一,致力于“合理体现和提升艺术品的市场价值,创造艺术家应有的价格上涨曲线。”交易会员的投资收益是通过市场价格被低估的艺术家的合理提价来实现的。”
标题:艺术品电商已达两千家 尚未对准消费需求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4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