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00字,读完约5分钟

4月22日至23日,国际食品安全大会连续第六年在北京召开。该论坛由国际食品科技联盟、中国食品科学技术研究所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共同主办。

2015国际食品安全大会:聚焦“无国界”的食安问题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明珠在主旨发言中表示,国际食品安全大会已成为食品安全交流的重要平台,凝聚了政府、行业和专家的共识,对促进食品安全的持续改善和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5国际食品安全大会:聚焦“无国界”的食安问题

与会的国际食品行业权威专家就中国未来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坦诚地提出了建议。国际权威专家指出,中国的食品安全水平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提高,但随着产业链建设的加强,各种隐性矛盾会越来越多,需要逐一面对和解决。

2015国际食品安全大会:聚焦“无国界”的食安问题

2015年七星奖启动

在大会开幕式上,第五届中国食品卫生七星奖(以下简称“七星奖”)和中国食品卫生七星大会联盟(以下简称“七星联盟”)于2015年正式启动。

七星奖由CBN和益康集团联合主办,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资助。七星联盟成立于2011年。七星联盟作为一个面向食品行业的开放式公益平台,肩负着推动食品行业改革、实现中国食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使命。它汇集了政府、机构、企业、媒体和公众,致力于分享中国食品安全的最佳实践案例,促进科普和行业交流。自成立以来,该联盟已接纳了近50个成员单位,并已成为中国食品行业最重要的互动和交流平台之一。

2015国际食品安全大会:聚焦“无国界”的食安问题

在启动仪式上,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会长孟苏和、益康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王铁、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凌云以及联盟企业代表共同上台启动了“七星联盟大会”的条幅,共同承诺在“健康领先、组织有序、原材料质量控制、严格技术、自律、渠道控制、诚信负责”七个维度上确保食品安全,维护公众健康。

2015国际食品安全大会:聚焦“无国界”的食安问题

今年七星联盟的主题是“新食品产业,新七星”,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全新的组织架构——联盟常务理事会第一次筹备会议在会议期间召开。将来,理事会将成为联盟的决策机构。

2015国际食品安全大会:聚焦“无国界”的食安问题

食品安全没有国界

随着全球食品贸易的不断增长、互联网、物流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食品产业链的不断延伸以及信息传播手段的不断变化,食品安全问题呈现出日益明显的国际化趋势,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区域性食品安全问题有可能演变为国际性问题。

2015国际食品安全大会:聚焦“无国界”的食安问题

在这次会议上,欧洲食品安全管理局前主席、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公共卫生教授、国际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联合主席帕特里克沃尔说,没有哪个国家可以避免食品安全问题。仅仅解决问题本身是不够的,还需要向公众证明我们的新措施是有效的,即风险沟通。为了重塑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重建消费者对监管当局的信心,有必要拥有高度透明和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有效的风险沟通方法。

2015国际食品安全大会:聚焦“无国界”的食安问题

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主席马丁科尔也在会上说:“在一个国家相互依存的环境中,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自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食品供应的迅速全球化意味着我们餐桌上的食物可能来自世界的任何角落,因此食品安全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2015国际食品安全大会:聚焦“无国界”的食安问题

转基因需要继续普及科学

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在会上说,近年来,中国政府在食品安全方面采取了各种措施,这是不可想象的。应该说,近年来,管理工作做得相当好,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食品安全事件,但仍然很严重,任务很重。例如,土壤污染引起的问题。

2015国际食品安全大会:聚焦“无国界”的食安问题

此外,新闻媒体应与监管机构和科学家进行有效沟通。否则,人们会恐慌。陈说,例如,基因改造是一项科学上容易理解的技术,但它被妖魔化和神秘化了,这让中国人感到紧张。“你怎么能告诉人们(引用603883,咨询)?”

2015国际食品安全大会:聚焦“无国界”的食安问题

美国前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Condoleezza Rice)和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的科技顾问、美国科学进步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Progress of Science)前主席尼纳夫多罗夫(Ninafedoroff)以基因改造为例,描述了公共科学的重要作用。他说,2014年,全世界28个国家的180万农民在4.88亿英亩(约30亿英亩)的农田上种植了经过基因改造技术处理的作物。尽管科学界已经就转基因技术改良作物的安全性达成了广泛共识,转基因作物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应用,但关于转基因食品和饲料安全性的争论仍在继续,转基因作物的公众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5国际食品安全大会:聚焦“无国界”的食安问题

食品安全监管模式需要改变

从农田到餐桌,食品产业链是复杂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表示,食品安全问题可能发生在食品供应链的任何环节,也可能发生在任何国家。

2015国际食品安全大会:聚焦“无国界”的食安问题

如何解决食品产业链中的问题?他说,首先,食品生产经营者要保证整个产业链中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龙头企业要带动上游,这是最重要的,也要尽量带动下游。第二,要加强政府监管。

2015国际食品安全大会:聚焦“无国界”的食安问题

这就要求从政府监管层面对监管模式进行革命性的变革。陈君石说,抽样检查是中国的主要方法,这不能实现目标,但也有很高的成本。有必要转变过程监管模式,从种植养殖到整个产业链的无缝监管。然而,虽然政府上层已经达成共识,但要真正落实却非常困难。

标题:2015国际食品安全大会:聚焦“无国界”的食安问题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3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