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14字,读完约4分钟

原标题:长春已经建立了930个家庭农场

农民每公顷土地增加收入5000元

7月25日,我来到九台市集佳镇洪光村。在洪光水稻农业机械化生产专业合作社,70多台现代农业机械停放在仓库里。在合作办公区外,一块块的大米快乐地生长着。

长春建立了930个家庭农场,农民的土地每公顷增加了5000元

"该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12月,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万元."据该合作社主席姜润中介绍,洪光村是一个韩国村庄,有1100人和760名外出务工人员,其中599人在韩国工作,其余在国内沿海地区工作。目前,合作社的参与仅限于村里的村民,完全基于自愿的原则。目前,306名农民以土地股份或土地租赁的形式加入了合作社。

长春建立了930个家庭农场,农民的土地每公顷增加了5000元

姜润中算了一笔账,说:“农民年底会拿到分红。例如,在2013年,农民每公顷土地可以挣15000元,加上直接的粮食补贴,比原来的农民多5000元。此外,农民不必种植土地,然后出去工作赚钱,这反过来又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长春建立了930个家庭农场,农民的土地每公顷增加了5000元

据了解,目前长春市共有8,089个农业合作社,包括4,148个农业合作社、1,842个畜牧业合作社、239个林业合作社、43个渔业合作社、1,649个服务合作社和168个其他合作社。它有107,000名合作社成员,并带动200,000名农民。

长春建立了930个家庭农场,农民的土地每公顷增加了5000元

农场管理使粮食产量增加了5%

看着我们面前的绿色玉米地,九台市集家镇太平村的一个叫张的农民叹了口气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粮食产量也会增加。”

据他说,他承包了300个农民的土地,面积为400公顷。与农民自己种植相比,农场式经营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每公顷玉米产量为21000斤,比原产量高出1000斤(约5%)。

长春建立了930个家庭农场,农民的土地每公顷增加了5000元

集佳镇太平村的村民张凤军说:“把土地出租给农场的价格是每公顷12000元,但我每公顷能挣15000元,比这少3000元。然而,我可以通过在农场工作一年挣大约2万元。这样,将土地出租给农场更有利可图,比我自己的农场更省心。”

长春建立了930个家庭农场,农民的土地每公顷增加了5000元

吉家镇镇长高景城说:“近年来,我们大力宣传建立家庭农场的好处,并通过集约土地管理,将土地转让给大农户,解放了劳动力。同时,政府帮助农场和合作社注册,城镇的农业技术推广站提供技术指导。此外,在资金方面,我们协调金融部门,帮助它们贷款并支持农场和合作社的快速发展。”

长春建立了930个家庭农场,农民的土地每公顷增加了5000元

据统计,目前在长春市工商部门注册的家庭农场有930个,其中家庭农场712个,占家庭农场总数的77%;水产养殖有122个家庭农场,占家庭农场总数的13%;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有96个,占家庭农场总数的10%。

长春建立了930个家庭农场,农民的土地每公顷增加了5000元

农村土地管理模式不断创新

长春市农委农村经济管理司司长许立表示,近年来,全市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模式不断创新。目前主要有六种模式,一种是大规模专业化模式,这也是当前土地规模经营的主要形式。指农村科技户、农业专家或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自然人,通过租赁和转包对农民转让的土地进行规模经营。

长春建立了930个家庭农场,农民的土地每公顷增加了5000元

第二,以专业大户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家庭农场模式,比专业大户具有更强的规模经营能力,是促进土地流转的重要力量。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农民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实现土地的统一生产、经营和管理。第四,农业企业联合模式是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租赁方式转让农民承包土地,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五是委托管理模式,即农民将承包的耕地委托给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合作社经营,在农资采购、农业经营、技术措施等方面实现委托管理,经营收益按照委托协议返还给农民。第六,土地股份合作模式是指农民分享土地承包经营权,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实现规模化经营。

标题:长春建立了930个家庭农场,农民的土地每公顷增加了5000元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fc/1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