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96字,读完约3分钟
为了更好地支持政府-社会资本合作的实际运作,财政部于1月19日发布通知,规范政府-社会资本合作合同的管理,同时发布了《政府-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合同指南(试行)》。
Ppp模式是基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契约的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合作关系。自去年以来,国务院、财政部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都发布了关于公私伙伴关系的指导意见,一些省份也出台了促进公私伙伴关系的新规定。
财政部在通知中表示,在ppp模式下,政府和社会资本是基于ppp项目合同的平等法律主体,双方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和平等的权利义务。双方应在充分协商和互利的基础上签订合同,依法平等主张合同权利和履行合同义务。
同时,发布的《ppp项目合同指南(试行)》进一步介绍了ppp项目合同制度,说明了ppp项目主要参与方的角色和签订相关合同的目的,并阐述了ppp项目合同的主要内容、核心条款和权利义务。
根据《指南》,公私伙伴关系项目合同是整个合同体系的基础和核心,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公私伙伴关系项目的交易结构和风险分配机制由公私伙伴关系项目合同决定,公私伙伴关系项目合同是各方主张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基础,保证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顺利实施。
《ppp项目合同指南(试行)》是指导性文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可以为合同各方提供参考和指导。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权利和义务受最终签订的合同的约束。”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剑文说。
财政部要求地方财政部门高度重视ppp合同管理,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加强ppp合同管理。“加强ppp合同起草、谈判、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和失效的全过程管理,正确表达意愿,合理分配风险,妥善履行义务,通过合同有效主张权利,是政府与社会资本的长期友好合作。”这一重要基础也是ppp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财政部强调。
财政部要求,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框架下,市场应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允许政府和社会资本依法自由选择合作伙伴,在合同订立和履行过程中充分尊重双方的合同自由,依法保护ppp项目所有参与者的合法权益,共同维护法律权威和公平正义。
财政部还明确指出,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管理者,在公私伙伴关系项目中履行行政职能,并要求各地建立绩效管理、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三位一体”监管框架,优先确保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在ppp项目合同中,除了社会资本方的绩效监控和质量控制义务外,还应保证政府方的合理监督和干预权,以加强社会资本的绩效管理。同时,政府要严格依法履行行政职能,建立健全及时有效的项目信息公开和公众监督机制。
“这要求政府切实转变职能,在不同的法律关系中发挥不同的作用。例如,作为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购买者,在公私伙伴关系项目合同中,它是具有社会资本的平等民事主体,并根据合同行使权利。,承担义务;在承担公私伙伴关系项目的规划、采购、管理和监督等行政职能时,它构成了与社会资本的行政法律关系。”刘剑文说。
据悉,财政部将在总结地方实践的基础上,在主要行业领域和主要运营模式中逐步引入ppp项目合同标准示范文本,以进一步规范合同内容,统一合同共识,缩短合同准备和谈判周期,加快ppp模式的推广应用。
标题:财政部发布PPP合同指南 政府与社会资本平起平坐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9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