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67字,读完约7分钟
《时代周刊》记者马欢周市特约记者刘金环来自广州
珠江三角洲市区逐步实施的“鲜鸡”上市制度,可能会彻底改变广东消费者的饮食习惯。
所谓的鲜鸡肉是冷链行业中经常提到的冷鲜鸡肉。“如果按照行业的习惯,它可以叫做冰鲜鸡。然而,冰鲜鸡肉中提到了“冰”,这使得公众很容易将冰鲜鸡肉误认为冷冻鸡肉。为了避免误解,广州采用了“鲜鸡”一词。”广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赵南先解释说。
2015年1月15日,《广东省家禽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办法》指出,珠江三角洲所有地级市都要设立活禽经营限制区,实现集中屠宰、冷链配送和鲜禽入市。
1月18日,广东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宣布,广州、深圳等三个城市将进一步扩大活禽经营限制区范围,珠海和东莞将在今年内正式实施该制度。
根据《办法》,鸡产品集中屠宰后,在1小时内风冷降温至0℃-4℃,然后进行保鲜包装,在后续加工、流通和零售过程中保持在0℃-4℃范围内,成为新鲜鸡肉。
广东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胜明表示,广东省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h7n9等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形势严峻,规范家禽市场秩序十分必要。考虑到广东的实际情况,在划定活禽经营限制区域的同时,允许规划和设立活禽零售点,以平衡疾病防控与人们饮食习惯之间的关系。
对于政府来说,新制度的实施是为了规范市场,预防疫情,而对于商家来说,他们已经开始努力销售,铺设渠道,大力宣传,努力进一步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
对供应商来说,获得资格并不容易
现在,每天早上4点左右,来自广东天农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农公司”)屠宰场的新鲜鸡将通过冷链配送系统送到广州中转中心,然后送到所有终端零售点。
在此之前,肉鸡必须经过统一的屠宰和加工程序,如放血,脱毛,取内脏,预冷和包装。
天农公司、广州江丰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丰公司”)和广州李蓉家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李蓉公司”)成为广州市政府首批指定的生鲜鸡肉供应商。
早在2008年,天农公司的老板张颖就做出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决定——建冷库和屠宰场,光是屠宰场就花了6000万元。天农认为,其之前的冷链配置准备是其在广州三家生鲜鸡肉供应试点企业中入围的重要原因。
2013年底,h7n9卷土重来,广东出现了大量h7n9感染病例。因此,广东的活禽市场于2014年初关闭。考虑到公共卫生安全和消费者需求,鲜鸡肉的建议应运而生。
“冷冻实验”被提上了日程,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2014年2月底,广州市副市长龚二珍透露,广州、深圳、佛山将率先试点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和冷冻销售,5月份在广州启动,10月份推广。3月27日,广州市政府召开第20届市政府领导专题新闻发布会。龚尔珍表示,作为全省试点,广州将于5月1日实现活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和生鲜上市。
专家认为,广州有条件发展生鲜冷链。“广州乃至广东省的生鲜冷链行业在中国处于中上水平。当然,我们仍然需要改进。例如,冷藏车的数量不是很好,广州与国外相比仍然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广州冷库的统计数据是80多万吨,而全国现在是3000多万吨;冷藏车也很少,全国有88万辆,广州有数千辆。”国际制冷学会制冷运输委员会副主席、广州大学教授谢如和告诉《时代周刊》记者。
在2014年5月试点项目附近,广州的家禽摊点和设施改造尚未开始,冰鲜鸡销售的相关标准和实施细则尚不明确。直到试点前的最后一周,试点计划才得以发布,并指定了三家供应商。
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天农和江峰都表示,当时广州市政府指定的生鲜鸡肉供应商没有具体的审计标准和审计程序,主要是因为广州要率先推动生鲜鸡肉上市。两家公司之所以入围,是因为配套的屠宰加工厂在地理位置、产业支撑、屠宰能力、屠宰硬件、管理经验、配送能力和市场开发等方面满足了广州市推广活鸡的要求。
江丰是中国较早生产冰鲜鸡的黄羽肉鸡企业,也是2002年第一批供应香港的冰鲜鸡。作为一家老派的港鲜企业,江丰有着相当的经验,所以所有的资质都是齐全的,经过一个月的准备就被批准了。”江丰公司副总裁姜伟峰告诉《时代周刊》记者。
“对于供应商来说,应该建立强制性标准。如何处理每个环节,卫生条件,温度条件,操作人员,管理流程等。,必须有强制性标准来保护它,同时建立相应的准入和晋升机制。没有这些条件,鲜鸡销售者就没有资格。”谢汝河说,他认为政府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全过程监督。
“到目前为止,广东省还没有颁布家禽屠宰管理条例,也没有颁布家禽屠宰场的标准管理办法。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天农公司屠宰加工厂等生产单位应基本通过iso90012008和haccp认证,并必须遵守环保、工商、质监、农业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规定。,并同时获得食品流通许可证。”天农公司在接受《时代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产业链开始艰难
据广东省家禽行业协会统计,广东省有16家注册家禽屠宰加工厂。目前,生产的冰鲜禽肉主要销往香港,并非所有企业都设有大型屠宰厂,大部分屠宰加工企业尚未实现全负荷运营。
"企业可以通过增加生产班次或在原有基础上升级设备和工厂来提高产量."江丰公司副总裁姜伟峰表示,江丰目前有一条冷冻屠宰线,日生产能力为每班15000头猪。如果市场需求增加,公司可以立即实行两班制生产。
“如果政策推广效果理想,我们希望将屠宰量迅速提高到每天7万头。届时,我们的产品可以大量覆盖广州、佛山、深圳、东莞等市场。”天农公司总裁张颖表示,政府推动活鸡销售的决心不小。作为供应商,天农公司也将积极准备扩大销售,不仅将在海珠等地区逐步安排4-6个中转仓库,还将积极提高鲜鸡的配送能力。
虽然广州鲜鸡冷链起步艰难,但仍有企业渴望尝试。
第一批试点供应商启动后不久,广州市确定了第二批四家试点生鲜家禽屠宰企业,即广州田亮鸽业有限公司、广州花都新华李蓉家禽养殖加工厂、广州华明养殖发展有限公司和广东石闻嘉润食品有限公司,以及四家主要经营鸡、鸭、鹅、鸽等家禽品种的企业。更多的企业仍在排队等待申请。
「引入(鲜鸡)管理措施也是一项好措施。虽然这方面的企业不多,但他们都希望推动这方面的发展。最后,还有一些消费者自身的因素——消费水平有所提高。因此,从这些方面来看,我认为鲜鸡的前景还是很广阔的。”谢汝河说道。
据《泰晤士报》记者报道,未来中国家禽业的模式将转变为“集约化生产、定点屠宰、冷鲜销售”的模式,相应的长途冷链运输和终端冷链配送的需求有望在短时间内爆发。
国家发改委2010年发布的《农产品(000061)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到2015年,将建成一批高效、规模化、新技术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冷链物流核心技术将得到广泛推广,形成一批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冷链物流企业。
在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关于推进物流信息化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提高农产品、食品、医药等重点领域的物流信息化水平”。,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提高冷链物流的信息化管理和质量保证水平”。
在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也有许多与冷链相关的政策,包括“加强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发展农产品的冻藏、分级包装和电子结算”,以及“完善涵盖农产品收、加工、运输和销售各个环节的冷链物流体系”等。
(实习生洪晨曦也参与了这篇文章)
标题:禽企竞逐广州生鲜鸡冷链业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9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