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77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网乌鲁木齐1月13日电(记者李晓玲梁娟)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投资400亿美元的丝绸之路基金成立,人民币跨境结算推广,区域金融中心规划和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自一年多前“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以来,跨境金融合作已成为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务实合作、互利共赢的加速器和新支点。
一个月一次的展会,每天数万人的人流,每时每刻的咨询电话,千变万化的数据,一排排的大型商业建筑和高耸的酒店,蓬勃发展的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2014年迎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24万客商和近16万辆车辆的出入境。跨境开放试验新区已成为中国西部边境吸引商务旅游和扩大贸易的新高地。
浙江义乌企业家金告诉记者:“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的所有国际贸易都是以人民币计价、结算和流通的。”正是这种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吸引了包括他在内的中外企业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发展。
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在霍尔果斯接受采访时,记者看到许多金融机构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设立了分支机构。金融专业人士预测,未来三年,数百家金融机构将聚集在当地。
想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从事国际贸易的浙江商人陈培明认为,合作中心是未来的区域性国际金融港,是实现金融梦想的大舞台,为自己展示抱负、诠释人生提供了新的天地。
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地区的金融创新并不止于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在天山以南的重要城镇喀什,最近关闭的综合保税区采用了中国开放程度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手续最便捷的新型自由贸易港口模式,其运营规则基本符合国际标准。海关总署巡视员吴华透露,这也将为上海自贸区对接创造有利条件,成为可复制、可扩展的实验场和示范区。
事实上,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资金的自由流动和全方位便捷的金融合作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记者近日在采访西北多个省份时了解到,包括Xi、兰州、银川在内的许多地方都在通过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规划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等方式,扩大与中亚的金融合作,以加快人民币“西进”。
其中,兰州市以国家批准设立兰州新区为契机,积极将兰州新区发展战略规划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相结合,推进投资和服务贸易便利化综合改革创新;银川市以中阿博览会为平台,加强与国际伊斯兰金融组织和外国伊斯兰银行的沟通与交流,建设中阿金融合作示范区;去年5月,Xi还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出台了投资能源金融和贸易中心的优惠政策。
受访者均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为解决人民币国际化、构筑中国金融战略纵深提供了新的路径,有望为跨境金融合作提供新的支点。
丝绸之路于2000多年前开通,贯穿欧亚大陆,在东西方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几千年来,来自世界各地的使节、商队、游客、学者和工匠络绎不绝,丝绸、瓷器、茶叶和宝石的贸易也络绎不绝。当今,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亚欧腹地也迎来了开放发展的新机遇。
“近年来,以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为先导,以境外人民币贷款和直接投资为尝试,以毗邻中亚的新疆为‘支点’,中国与中亚正在探索一条符合双方实际的金融合作之路。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卢爱珍说。
据了解,中国人民银行已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许多国家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丝绸之路经济带未来的贸易和金融一体化将刺激大量跨境货币交易。因此,进一步扩大货币互换协议的范围,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构建跨境电子商务法律监管体系,完善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监管、外汇结算和税收管理体系,为双边贸易和投资提供更多便利,已成为当务之急。
标题:丝绸之路经济带为跨境金融合作提供新支点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8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