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15字,读完约3分钟
保险机构“公司治理”的痼疾日益暴露,这将导致监管机构不断整改。上海证券报昨日从相关渠道获悉,一批相关监管文件正在起草或修订中,尤其是第一部涉及保险公司重大关联交易的监管法规备受关注。
这些文件包括《保险公司治理结构评价管理办法》、《关于规范保险公司重大关联交易的通知》、修订后的《保险公司关联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和《保险公司独立董事管理暂行办法》。同时,还包括完善国有保险公司的绩效考核和薪酬激励政策,进一步明确国有控股和股份制保险公司高管的薪酬定价机制和监督方法。
据知情人士透露,通过上述文件的修订和制定,监管部门旨在不断完善保险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问题数据库,探索建立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问题负面清单制度,加强对保险公司治理的分类监管。同时,借鉴SASAC公司治理改革的相关理念,加强和完善保险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从制度机制上提高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与此同时,中国保监会也在起草《关于规范保险公司重大关联交易的通知》,准备征求公众意见。据记者掌握的一组内部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保险投资渠道的全面放开,保险业的关联交易快速增长,规模从数百亿元迅速增长到3500多亿元。
在关联交易规模飙升的同时,潜在风险也在逐渐加大。在调查中,记者发现,一个看似简单的保险信托计划实际上隐藏着一系列相关的安排。关联交易背后的真相是,保险机构通过投资信托产品向金融家借钱,这已成为股东和关联方的融资渠道。在这种背景下,迫切需要填补制度漏洞,防止保险公司实际控制人利用关联交易侵犯中小股东和被保险人的利益。
除立法外,中国保监会还将通过现场专项检查加强公司治理监督。据知情人士透露,2014年,中国保监会派出三个检查组,历时两个月,对16家公司进行了现场检查,约谈了80多名高管,并向存在公司治理问题的保险公司发出了监管信。“下一步,中国保监会将根据各公司的整改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审核’,确保整改不走过场。”
此外,中国保监会还在研究起草保险公司章程的必要条款。业内人士一针见血。“行业内许多公司问题风险的发生与公司章程的不完整和不完善直接相关。”记者了解到,2014年中国保监会对现行保险公司章程进行抽查时,发现许多问题与《公司法》不符,其中股权转让和重大问题决策问题尤为突出。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近的一次行业闭门会议上,保监会相关负责人强调了“保险集团监管”的新课题。该负责人表示,虽然保险集团在业务发展和资产规模上处于领先地位,但在风险管控和公司治理方面仍存在许多差距和不足,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素。
上述会议的消息也表明,作为一项正在酝酿中的监管措施,目前中国保监会正在稳步推进保险市场退出机制改革,或将把保险集团的市场退出作为一项重点内容。
标题:多个红头文件待发 保监会拟重拳出击公司治理顽疾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8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