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89字,读完约8分钟

2015年是家电生产大规模自动化的重要一年。

" 2015年是自动化生产的“分水岭”. "美的家居空监管部负责生产的副总裁吴守宝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仅2015年,美的工厂自动化投资就将达到8亿~ 10亿元,未来5年的生产自动化投资将达到50亿元,2012年~2014年前3年的总投资将达到10亿元。

家电业变局:机器人成本打败人工

家电行业的自动化之路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海尔已经将四个相互连接的工厂投入生产;格兰仕去年投资30亿元改造中山微波炉生产基地,今年6月至7月将引进自动洗衣机生产线;奥马尔冰箱自动化程度达到70%的第六家工厂也将于今年7月投产;Tcl计划将华星光电的智能生产模式复制到其他业务,如彩电和手机...

家电业变局:机器人成本打败人工

自动化为什么受欢迎?今年春交会期间,志高总裁黄兴科向《中国商报》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机械手大约是13万元/台,加上每年15万元的维护费,而人工成本是每年几万元。如果8万元的机器人(报价300024,咨询)折旧10年,接近1万元一年,摊销成本低于人工成本,它们将大量推广,然后4万到5万元的机器人就会出现。

家电业变局:机器人成本打败人工

生产自动化大规模普及的临界点到了吗?

自动化流域

吴寿宝认为,不能说临界点已经到来,但2015年是自动化生产的“分水岭”。

“六轴机器人可以被视为机器人。现在8万元买不到机器人,只能买简单的小机器人。”吴守宝表示,自2012年以来,美的开始大规模推广生产自动化。截至2014年底,美的拥有800个六轴机器人,预计该集团将在2015年增加600个新机器人。

家电业变局:机器人成本打败人工

他说2015年是一个分水岭。从2012年到2014年,美的自动化已经投资了10亿元,2015年每年将投资8亿到10亿元;过去,美的集团(Quote 000333,Consulting)在家居空调整、压缩机、空中部调整等业务部门取得重大突破,2015年被整个集团大规模推开。

家电业变局:机器人成本打败人工

“单点机器人的技术和成本效益都很低。未来,自动化将会推进深水领域。在过去,这是一个单一的突破,在未来是系统的。南沙工厂拥有26个机器人的自动化生产线,生产线预算为3500万元,操作人员可以节省40人,装配线数量减半,这不仅挑战供应商,也挑战内部控制。它也非常大。”吴寿宝说:

家电业变局:机器人成本打败人工

美的家居空顺德电子厂是不断推进自动化和少人性化的典型例子。十年前,这里有2800人,产量只有现在的一半。厂长陈建生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该厂去年有1500名员工,今年有900名员工,这个数字在未来三年将减半。

家电业变局:机器人成本打败人工

记者在遥控自动化生产线上看到,四个六轴机器人挥舞着灵巧的手和手臂,在弧形生产线上一个接一个地安装零件,一个是遥控外壳,一个是芯片,一个是键盘...配合默契有序。

家电业变局:机器人成本打败人工

陈主任说,引进自动化设备后,一条遥控生产线的人数从7人改为2人,经过下半年的进一步改造,可以减少到1人。

“空的旺季是显而易见的,在春节前后的生产旺季很难招到工人。我们从事自动化。首先,高劳动强度、高风险和高环保要求的环节必须自动化,如压缩机的移动、冲压和喷涂;第二,对质量要求高的环节,如安全检查和焊接,过去常常与工人的情绪有关。”

家电业变局:机器人成本打败人工

美的家居空制定了“世界级制造”的路线图,并计划在2015年将高峰人数控制在26000人,效率将提高30%;2016年,峰值控制在24,000,效率提高25%;2017年,峰值控制在22,000,效率提高25%;到2018年,高峰人数将少于20,000人,家庭空音的年产值将从2014年的700亿元增加到1000亿元。

家电业变局:机器人成本打败人工

从美的集团来看,去年的营业收入超过1400亿元,员工人数为12万人。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今年3月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美的集团未来收入达到2000亿元时,员工人数应控制在10万人左右。通过自动化提高效率,实现员工收入的年度增长。

家电业变局:机器人成本打败人工

为什么自动化会突然升温?吴寿宝认为,首先,机器人的价格已经下降,其次,技术更加成熟,机器人更加灵活,如移动压缩机,这是以前不可能做到的。这两个方面促进了自动化的广泛普及。

家电业变局:机器人成本打败人工

与研发的联系

那么,越来越少的人去哪里?那些留下来的人如何得到提升?

“我们裁员,是在旺季减少招聘。例如,空在旺季转移30,000人,在淡季转移15,000人。通过自动化,高峰季节可能只需要20,000人。员工自然会输。今后,我们在淡季招聘的工人都必须是大学生。由于未来对智能的需求,如果自动化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成本将会急剧增加。一条几千万元的线不使用就会造成浪费。”吴寿宝说:

家电业变局:机器人成本打败人工

为了应对劳动力成本增加和用工困难的问题,格兰仕去年投资30亿元大幅提升中山微波炉基地的自动化水平,目前每天可生产17万台微波炉。

《中国商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微波炉生产中的每个车间都使用流水线将零件自动送至下一工序。冲压车间每排冲压机器有四五台冲压机器,只有一个工人负责。"冲压、注射成型和喷涂现在都是自动化的."格兰仕计划部长游立民说。

家电业变局:机器人成本打败人工

“你不能再依靠人口红利来生存。”游立民表示,格兰仕从2013年开始加快生产自动化,与“全员机械系统”配套,实施五级机械系统。“有些做得好的盖章工人月收入在7000 ~ 8000元之间,比办公室里收发文件的普通文员还要高。”

家电业变局:机器人成本打败人工

除了解决人的问题,自动化生产应该与研发联系起来。

“我们所有的自动化都与研发有关。如果你在自动化生产线上,你应该问R&D部门这条生产线是否适用,你最担心的是新产品不会生产出来。”吴寿宝说:“我们每年都会对R&D的部门进行评估,包括产品的可制造性,以及组装每件产品需要多长时间。”

家电业变局:机器人成本打败人工

陈建生还表示,过去3~4年一直是自动化生产的探索阶段。首先,掌握自动化技术;第二,产品设计可以自动化;第三,除了美的本身,上游供应商也应该合作实现产品组件的自动化生产。

家电业变局:机器人成本打败人工

美的集团也展示了自动化技术。集团副总裁、中央研究院院长胡对记者表示,美的正在大力推进产品组件设计的标准化和模块化。

与此同时,在香港上市、专注于零部件的美的子公司凌薇汽车一直在开发和生产伺服电机和其他机器人的零部件。

此外,美的集团还准备与佛山市政府合作成立华南机器人研究所,以探索促进本地制造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途径。

工业4.0仍然很遥远

事实上,自动化只是表面的。要实现真正的工业4.0,制造系统和管理系统的信息化是必不可少的。

今年4月,海尔在佛山洗衣机互联工厂投产。到目前为止,海尔有四个相互关联的工厂:沈阳冰箱,郑州空可调,青岛热水器和佛山洗衣机。这些工厂有两大特点。一是与销售系统连接,用户的定制需求直接传递到工厂。融合后,促进大规模定制生产;其次,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看到订单完成的进度,无论产品是在生产中还是在运输中。

家电业变局:机器人成本打败人工

青岛海尔洗衣机总经理杨莉说:“与行业3.0相比,行业4.0的前提是互联互通。互联是一件软事情。这是一个系统。如果没有这种系统支持,您就无法实现自动化。”他说:“我们有一个清晰的路线图来推广智能工厂,中国将有近50家工厂在未来升级。”。

家电业变局:机器人成本打败人工

吴寿宝还认为,行业4.0包括硬件和软件,硬件包括智能产品和智能生产设备,软件是订单、产品开发、生产和物流配送的信息透明度。“这两种方式都不难做到。如果旧工厂被改造,在投资和能源方面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旧设备不一定有连接接口。”

家电业变局:机器人成本打败人工

“工业4.0包括五个方面:第一,设备的自动化;第二是生产的透明度,设备的状态反映在信息系统中;三是物流智能化,根据生产指定信息直接将物料送到生产岗位;第四是管理流动性。如果我出差,产品质量不正常,我也可以监控南沙工厂有这个样机;第五,决策的数据,所有的决策都基于大数据。在自动化的背后,必须有信息化和与精益制造的集成,以实现智能化。”

家电业变局:机器人成本打败人工

“如果你有钱,敢投资,你就可以走上智慧之路。”吴寿保坦言,“我们非常关注投入和产出,这不能影响企业业绩,也不能增加消费者成本。”陈建生还表示:“关键是投资回报。机器人的成本越低越好。现在成本在三年半内收回。如果一年内收回成本,你肯定会毫不犹豫地用机器来代替人。”(实习生甘妙玲也参与了这篇文章)

标题:家电业变局:机器人成本打败人工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7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