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21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令狐、罗教迪、卢立军)2015年,促进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的蓝图将更加清晰。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把消费作为“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抓手,明确提出“加快培育消费增长点”。鼓励大众消费,控制“三民”消费。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加快培育增长点为消费注入新活力

新常态需要新动力。根据商务部的数据,2014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6.2万亿元,同比增长12%。全年最终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2%,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消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加快培育增长点为消费注入新活力

然而,这种驱动力并不稳定,因为“新的消费热点并不多”。因此,在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中,应培育六大消费热点:促进居家养老健康消费、扩大信息消费、促进旅游休闲消费、促进绿色消费、稳定住房消费、扩大教育文化体育消费。这六大消费热点是新常态下消费的新亮点。

加快培育增长点为消费注入新活力

新亮点与新技术密不可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加快光纤网络建设,大幅提升宽带网络速度,发展物流快递,使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蓬勃发展。”

加快培育增长点为消费注入新活力

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消费可能是“改造传统引擎,创造新引擎”的最佳诠释。它不仅将传统消费转变为网络消费,还激活了新的需求。“9元看电影”和“天天杀生”……团购激活了公众的消费热情,在新渠道下,文化、娱乐、休闲等服务的国民消费增速不断加快。单就一部电影而言,2014年总票房达到296.4亿元,比2013年的217.69亿元增长了36.2%。

加快培育增长点为消费注入新活力

传统商业也逐渐电子化和网络化,试图满足消费者的线上和线下消费需求。各种电子商务平台、外卖应用、家政应用等。继续创造方便快捷的在线消费形式,以满足公众对各种“私人订单”的需求,如方便的交通、健康管理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模仿驱波消费逐渐退出历史,个性化和多样化消费成为主流,以创新供给激活需求成为引领消费增长的新趋势。

加快培育增长点为消费注入新活力

新常态孕育新希望。根据商务部电子商务司的计算,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包括b2b和网上零售)约为13万亿元,同比增长25%。激活的大众消费潜力甚至更惊人。统计局的统计数据还显示,2014年在线零售保持快速增长。全年网上零售额实现49.7%的高增长率,达到2.8万亿元。

加快培育增长点为消费注入新活力

目前,网上消费的“新鲜感”无处不在,生活中不时能感受到它的便捷性。等车和租房很难。打电话给汽车软件,汽车很快就会到达,这很方便!烹饪很麻烦,烹饪不好,手机软件可以直接下单,所以你可以叫外卖或者选择厨师上门,省事!用运动手链测量心率,用智能手机记录轨迹,用4g网络运行朋友圈,真是任性!懒惰的经济,便捷的网络,让消费随时随地发生。

加快培育增长点为消费注入新活力

可以预见,互联网技术的强大支撑和经济转型带来的下行压力将刺激更多的大众消费需求。顺应节能减排和反污染的趋势,公众需要更多与净化和环保相关的新产品;智能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用于健康管理和社交网络的各种可穿戴设备将得到创新;移动网络覆盖面越来越广,移动设备也越来越方便,这点燃了公众随时“消费”的热情。情景消费、社交分享、口碑评价、在线和离线免费切换已经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着迷”...“扩大消费要把这条小溪汇成一条大河,让亿万人民的消费潜力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加快培育增长点为消费注入新活力

新消费需要新活力。目前,关键是如何让人们“能”、“敢”和“愿意”消费。一是扩大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府工作报告把“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之一,提出“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的缴费率。完善最低工资调整机制。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办法》。第三,改善消费环境,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使人们愿意消费。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建立健全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和召回制度,严厉查处假冒伪劣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标题:加快培育增长点为消费注入新活力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6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