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86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新媒体专题:“解码”两会民生热点:“温暖指数”在哪里上升?

《中国网》记者张京品罗许李鹏

李克强总理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有许多亮点,也吸引了大量网民的广泛讨论。根据新华社发布的客户发起的两会热点调查,截至3月5日22: 00,收入分配、环保、食品药品安全、反腐倡廉和社会保障位列前五名。这些反映民生期待的焦点话题通过扫描代码进行网上和网下交流,使网民和人大代表形成有效互动。

“解码”两会民生热点:“温暖指数”从何提升?

《守则》中的一个民生问题:工资能继续增长吗?

原报道: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2%,增速高于城市居民。

【网友“扫描代码”】网友表示,“工资上涨越来越慢。这几年我们单位每年增加一千八百人,今年只增加了二百人。”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认为,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形成高收入、低收入人群占少数、中等收入人群占多数的“两头小中间大”格局。他认为,要保护合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度收入,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使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阶层之间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趋于合理。

“解码”两会民生热点:“温暖指数”从何提升?

民生“准则”:如何打赢环保治理的硬仗?

原报道:环境污染是民生之痛,是人心之痛,应该用铁腕手段来治理。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应降低3.1%以上,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应降低2%左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应分别降低3%和5%左右。

“解码”两会民生热点:“温暖指数”从何提升?

【网友“扫描代码”】网友“pla”表示,每个人都应该与政府、环保部门和企业合作。只有这样,空的天气才能变好。

全国政协委员、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高继喜说:“从更深的角度看,环境问题是产业结构问题。中国主要以低端制造业为主,能源消耗高。因此,环境治理也是一个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过程。只有从根本上进行调整,才能从源头上控制排放。”

“解码”两会民生热点:“温暖指数”从何提升?

“代码”是民生的三分之一:在国外买食物值得吗?

原报告:全面控制农药和兽药残留,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报价000061,咨询)。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所以我们应该采取更加坚决的措施,全方位加强安全生产,确保食品药品安全的全过程。

“解码”两会民生热点:“温暖指数”从何提升?

【网友“扫描代码”】网友“nakerr”说:“为什么一些中国人愿意出高价在日本买大米,这根本就不放心国内的食品安全。”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上蔡县朱莉镇拐子洋村党支部书记张全寿调查发现,目前,农村正以惊人的速度成为问题食品的“卸粮场”,而“三不”食品、过期变质食品和“农家食品”正在蚕食农村消费者的健康。没有农村食品安全,中国就没有真正的食品安全。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措施,加大农村食品安全整治力度。

“解码”两会民生热点:“温暖指数”从何提升?

《准则》中民生的第四部分:社会保障能更强大吗?

原报道:加强社会保障,增加居民收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10%。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标准从55元统一提高到70元。加强大病医疗救助,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让遇到紧急和极端困难的人能够得到帮助和及时救助。

“解码”两会民生热点:“温暖指数”从何提升?

【网友“扫描代码”】网友“卡卡”说,我的工资有三分之一以上已经交了社保,你能降低社保缴费率吗?

全国政协委员于表示,在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中,企业和个人的社会保障率过高,缴费基准过高,计算方法不科学。尽快增加政府对社会保障基金的财政补贴,规定每年从财政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财政收入转入社会保障基金,改变企业和个人为主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长期做法。

标题:“解码”两会民生热点:“温暖指数”从何提升?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6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