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78字,读完约2分钟
中新网3月4日电(记者石)据《中国之声新闻与报》报道,代表们在今年的两会上也使用了“新技术”。委员会成员低头看着他们的手机,不是聊天,而是激烈地讨论。滴滴手机的提示音是新创意的背景音。无论是电子提案还是寻求政治的微博,新媒体都很方便。15-03-04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 >
“全国人大在互联网上有一个用户名和密码,所以你可以在网上阅读……”主讲人是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全国人大代表邓辉。他今年第一次用手机应用下载了会议文件。他谈到了这个“会议艺术品”,就像一个年轻人宣传一个很酷的时尚“时尚的东西”。
为了拯救大会,今年的两会除了传统的渠道外,还有一个新的技术手段——“应用”。2月28日,名为“CPPCC全国委员会”的APP悄然启动。华,一个成员,长期以来一直是“早期采用者”。在这方面,CPPCC可以履行其职责,会见材料,动态通知和新闻:“毕竟,你的口头发言是众多和有限的。成员们表达意见的时间比空更长、更广,而且你发出这份文件还有另一个好处。我知道哪个成员说得很清楚,记录他很容易,组织信息也很容易。”
最早的提议是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院长、CPPCC院士刘志彪提出的。作为经济领域的专家,这个提议的想法来自一个企业家联盟:“有一个研究或咨询的平台。CPPCC会员也可以联合提出来!”
在山东代表团,代表们的交流和讨论是以另一种方式实现的。在来北京的路上,一些来自山东的NPC代表聚集在微信群中。第一届全国农民工代表大会代表陈说:“我们有一个微信群。现在有20多人。让我们谈谈你带来了什么好建议。每个人都来自各行各业。”
除了会议和讨论之外,其他代表也开始使用新技术来收集信息和准备提案。一年前,安徽省人大代表刘力成立了“两会农民工之声”微信群。里面有89名农民工:“这都是大家送的,是地方问题,根本不能送到人大。”有多少人?事实上,全国各地都来自不同的地方。大家一起想办法真是太棒了。”
(中国国家广播电台开通了一条新闻热线4008000088,你可以通过拨打这条热线立即反馈手中的新闻线索。我们将立即派记者调查事件,报道事实,揭露真相。(
标题:两会特写:代表委员新媒体得心应手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6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