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98字,读完约7分钟
三个月后,利率再次下调。3月1日,央行将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接近历史低点。这是央行三个月来第二次降息,宽松信号仍在继续。
三个月后,利率再次下调。3月1日,央行将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接近历史低点。这是央行三个月来第二次降息,宽松信号仍在继续。
昨日,央行在降息后首次公开市场操作中继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并推出了350亿元的7天反向回购。在通胀较低、2月份官方pmi较低以及年初以来房地产销售持续放缓的背景下,分析师普遍认为,在“适度紧缩”的基调下,货币政策更加“宽松”,预计今年将继续降息并降低RRR。
然而,资本外流的预期和迹象越来越明显。昨日,人民币对美元的即期汇率再次逼近跌停板,这是自羊年开始以来的第五次。在前两个月,中国的外汇账户也从正数转为负数。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降息已经正式进入降息周期,预计今年将继续降息并下调RRR利率。
通货膨胀率较低,实际利率迅速上升
在过去的六个月里,平均cpi和ppi分别下降了170和250个基点,而大多数银行的贷款利率仅下降了20个基点左右。企业的财务负担进一步加重。
较低的通胀率是央行此次降息的一个主要因素。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降至7.4%,今年仍有放缓的可能;自2014年第四季度以来,平均消费物价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分别下降了170和250个基点。
与此同时,名义利率变化不大,大多数银行的贷款利率仅下降了约20个基点。这样,实际利率可能上升了约100个基点。
实际利率的快速上升意味着货币环境趋于紧缩,企业的财务负担进一步加重。
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军表示,最近,由于油价下跌等因素,cpi同比增速大幅下降,ppi下降幅度继续扩大,通胀率下降速度快于许多人的预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名义利率保持不变,实际利率(即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将上升。
在通胀率下降、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适当下调基准利率的目的是为了保持中性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不应被视为货币政策取向的改变。
“现在,我们只是加大了政策微调的力度,这并不意味着政策的转变。”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例如,利率和存款利率的小幅调整并没有改变政策方向。只有通过多次快速调整利率和存款利率,货币政策的基调才会改变。2008年10月至11月,央行在短短两个月内数次降息并下调RRR利率,货币政策的基调从“紧”转为“适度宽松”。
降息效应的传导过程遭遇“折扣”
降息是为了引导融资成本的下降趋势,但货币政策在传导过程中并不顺畅,这使得降息的效果大打折扣。
"降息将继续引导社会融资成本的下降趋势."早些时候,当中央银行回答记者的问题时,它说。实际利率下降后,融资成本会下降吗?事实上,降息对降低融资成本的效果并不明显。
去年11月,中国央行将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后,市场利率下降。当年12月的数据显示,非金融企业等部门的一般贷款(不含贴现)加权平均利率为6.92%,比降息前(2014年10月)低0.44个百分点。
然而,央行的货币政策在传导过程中并不顺畅,这使得降息的效果大打折扣。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战略办公室主任杨赤(600015)表示,去年11月,央行将基准贷款利率下调了0.4个百分点,而反映实际市场利率的贷款基准利率仅下调了0.25个百分点,降幅有限。
此外,货币市场利率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仍然高于去年11月21日降息之前的水平。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正伟表示,价格和数量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如果只是降低价格而不增加数量,“官方价格”的降低并不一定会导致“市场价格”的相应降低。因此,要降低利率,就必须配合RRR降息来增加流动性。
然而,民生证券宏观研究部主任关庆友认为,从长远来看,降息并不能解决当前融资困难和缺乏经济内生动力的根本问题。融资成本反映了资本的价格,资本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商品,其价格应由供求关系决定。高融资成本不可避免地反映了货币供求的不平衡。近年来,中国新增社会融资和人民币贷款总额均创历史新高。货币供应不是问题,而是融资需求的问题。
“经济增长率已降至7.5%以下。融资需求为何如此强劲?根本原因是在软预算约束下,产能过剩行业、地方融资平台等资本黑洞的信贷需求不合理且强劲。”因此,仅仅降息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通过改革消除缺乏有效融资需求的癌细胞,恢复经济的造血功能。
今年再次降息或创下历史新低
经过两次降息后,一年期贷款的基准利率为5.35%,此前的最低点是2008年的5.31%。如果我们今年再次降息,利率水平可能会创下历史新低。
2014年,经济增长放缓至7.4%,为25年来的最低水平。预计今年的经济增长可能会进一步放缓。
在通胀较低、2月份官方pmi较低以及年初以来房地产销售持续放缓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可能会在“适度从紧”的基调下更加“宽松”。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此次降息表明,中国已正式进入降息周期。”预计今年将继续降息和RRR降息。
根据德意志银行3月3日发布的报告,第二季度将推出更全面的宽松措施,包括RRR降息50个基点和降息25个基点。德意志银行指出,RRR降息的目的是为了对冲人民币贬值预期上升导致的资本外流,而降息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实际利率进一步上升。
瑞银证券(UBS Securities)首席经济学家王涛表示,为了防止实际利率进一步上升,央行有必要在2015年将利率下调100个基点。然而,在各种约束下,央行可能只会将基准贷款利率下调50 -75个基点。预计下一次降息可能在第二季度。除了降息之外,为了抵消资本外流造成的流动性收缩,央行有必要降低RRR利率,使用其他流动性工具,并放宽贷款额度等信贷限制,以确保银行贷款的稳定增长。"
尽管大多数业内人士预计将降息并降低标准,但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短期内不太可能再次降息。
事实上,在两次降息后,一年期贷款的基准利率为5.35%,接近历史低点。此前,在2002年2月和2008年12月,基准一年期贷款利率达到1988年以来的最低点5.31%,仅比当前利率低0.04个百分点。如果我们今年再次降息,一年期贷款的基准利率可能会达到历史最低水平。
连平认为,两次降息的效果还有待观察;第二季度的经济形势将好于第一季度,降息的必要性将下降;降息后,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5.35%,接近多年来的最低水平,空进一步降息幅度不大。
央行降息的时间真的不多了。尽管欧洲和其他经济体纷纷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降息,但中国不得不考虑的一个因素是,美联储(Federal Reserve)今年可能会加息,这将进一步缩小中美之间的利差,加大中国的资本外流。
这种预期导致了人民币汇率在现货市场的持续贬值。昨日,人民币兑美元现货价格下跌33个基点,至6.2763,创下逾28个月以来的新低,并逼近跌停板线,这是自羊年开始以来第五次逼近跌停板。有资本外流的迹象。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外汇账户从正数转为负数。"这些因素决定了短期内不太可能再次降息。"连平说。
标题:通胀率下降速度超预期 分析称降息周期来临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6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