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84字,读完约8分钟
是什么让高通公司“认可”了60亿美元
对于高通来说,原有的商业模式一直以一定的价格保留着,收益大于损失。处罚结果也令人满意
尽管处罚结果已经公布了几天,高通公司(微博)也如期缴纳了罚款,但高通公司的反垄断案件仍在继续发酵。
春节前,手机芯片巨头高通公司宣布,已与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NDRC)就反垄断案达成解决方案,并结束了中国近15个月的反垄断调查,代价是高通公司支付60.88亿元人民币(按当前汇率计算约为9.75亿美元)的罚款并进行业务整改。
NDRC方面表示,经过调查、取证、分析和论证,高通公司在cdma、wcdma和lte无线通信标准的必要专利许可市场和基带芯片市场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并滥用市场主导地位,违反了中国《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反垄断调查期间,高通得以配合调查,并主动提出了一揽子整改措施,包括对在中国销售的手机收取整机价格65%的专利许可费,以及不再要求中国手机制造商进行免费的专利反向许可,这一点已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批准。
众所周知,在中高端芯片市场,高通公司拥有绝对的市场份额优势。为什么这样一个全球芯片巨头愿意在这场反垄断调查中手软,并对处罚结果感到满意?如果高通受到惩罚,对中兴通讯、华为和其他持有昂贵专利的国内手机制造商真的有益吗?小米、魅族和其他拥有少量专利的制造商真的会从高通的“专利保护伞”中消失吗?
高通为何如此软弱
尽管被判定为反垄断事实,并被处以高通公司历史上最大的罚款和中国的反垄断案件,高通公司仍然非常高兴,不会挑战NDRC的决定,并积极缴纳罚款。
事实上,自NDRC于2013年11月对高通发起反垄断调查以来,除了高通于同年12月否认NDRC的指控并于2014年5月向NDRC抛出一份报告外,高通在整个调查期间一直非常配合NDRC的调查。
高通为何如此强大?
中国移动联盟秘书长王艳辉认为,所有与高通公司合作的制造商都清楚高通公司是否依赖其垄断地位来获取垄断利润。此外,高通公司表示,将向中国手机制造商收取专利许可费,收费标准与世界其他地区类似,这些地区也承认存在以前的垄断行为。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信息,高通公司不公平的高价专利许可费、捆绑非无线标准的基本专利许可以及对基带芯片销售附加不合理的条件,确实违反了中国《反垄断法》的规定。
通讯专家严岳龙也对法治周末记者进行了分析:“首先,中国这么大的市场对高通来说非常重要,而态度强硬对高通来说也是不明智的;其次,这种处罚对高通公司无害,高通公司可以接受。”
据了解,高通公司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芯片制造商,但专利许可收入是高通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在调查期间,一些中国手机制造商停止支付专利费用或减少支付专利许可费,这影响了高通的专利许可收入。
处罚结果公布后,高通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夫·莫伦科夫也表示:“我们很高兴这一解决方案消除了我们在中国业务的不确定性。”
此外,据中国移动联盟估计,高通在中国市场的专利许可费每年将减少2-3亿美元。根据高通公司不久前发布的财务报告,在2014财年,高通公司的营业收入为264.9亿美元,营业利润为75.5亿美元,净利润为79.9亿美元。可以看出,2亿到3亿美元的损失对高通公司影响不大。
中国虚拟运营商产业联盟秘书长邹在接受《法制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对高通公司的最终处罚结果来看,这相当于让高通公司进行了自我辩护,赔偿了近1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65%的折扣等。这些只是表面的妥协,并没有打破高通在芯片市场的垄断地位,对高通的影响非常有限。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NDRC对高通公司的最终处罚并没有像媒体之前传言的那样取消按整机收费的模式,而是妥协收取整机65%的费用,这不仅不会影响市场销售,还会加速高通公司的市场推广。
严跃龙还认为,65%的折扣和取消免费反向许可等整改措施,相当于拆开专利,手机厂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专利,也就是说大方向没有变,只是在细节上做了一些修正,这相当于肯定了高通以前的商业模式,不会对高通造成太大的打击。
“对于高通来说,原有的业务模式一直以一定的价格保留着,收益大于损失。处罚结果也令人满意。”严岳龙进一步解释道。
这对中兴和华为有利吗
高通公布处罚结果后,普遍认为这对中兴、华为等持有大量专利的企业是一大利好。
王艳辉认为,随着近年来国内手机企业核心技术的逐步完善,酷派、华为、中兴和联想等厂商积累了大量核心专利。然而,根据之前与高通公司的许可协议,这些制造商的专利对高通公司是免费的,而小米等制造商通过采用高通公司的芯片自动从其他竞争对手那里获得专利许可,这是免费的,这无疑为其他制造商的专利价值扫清了障碍。现在,随着专利率的下降和免费反向许可的取消,中兴、华为等厂商可以在与高通的交叉许可中获得更大的折扣,从而降低其成本,进一步激发企业的R&D实力。
通信行业的知名观察人士向立刚(微博)对此表示赞同。他表示,对于中兴和华为等拥有大量专利的国内制造商而言,取消高通的免费反向许可条款意味着有可能向中国其他制造商收取专利许可费或提起专利诉讼。
处罚结果公布后,华为和中兴也立即做出了回应。中兴通讯承认NDRC对高通做出的决定,华为对此表示欢迎。
不过,严岳龙认为,预测高通巨额罚款对中国手机行业的影响还为时过早。NDRC对高通的整改措施是具体的,但只是指导性意见。对于特定的手机制造商来说,如何操作仍然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严岳龙分析了《法制周末》记者的说法:“对于在中国销售的手机,国家发改委和高通已经协商了65%的折扣,这意味着这个折扣只适用于国内市场。如果中国手机制造商想进入海外,他们将面临复杂的专利壁垒。选择原来的专利许可方式几乎是必然的,因为只有这样高通才能解决可能出现的专利纠纷。”
“华为和中兴在技术研发方面进行了投资,积累了知识产权,对于这两家公司来说,只要它们向高通支付专利费用,高通就能解决所有专利纠纷。华为和中兴在高通的专利保护之下。现在,虽然专利率在短期内确实会下降,但从长远来看,这相当于让他们裸泳,有必要与其他巨头进行专利谈判和pk,这主要取决于公司本身的实力。”严岳龙进一步说道。
在严岳龙看来,专利市场是弱肉强食的丛林,专利的质量比数量重要得多。据统计,2014年前8个月,中兴通讯获得222项专利,位列第一;华为获得131项专利,位列第三;高通获得94项专利,位列第五。中兴和华为的专利总量是高通的三倍,但核心专利仍被高通等国际巨头所掌握。
高德纳中国(微博)研究总监盛令海表示,由于国内市场缺乏专利保护环境,华为和中兴等大型制造商仍有可能继续向高通授予许可。
小米和其他雨伞会消失吗?
专利率的下降和免费反向许可的取消将对小米等专利实力较弱的制造商产生什么影响,小米上方的专利保护伞会消失吗?
据向立刚介绍,根据免费反向许可协议,使用高通芯片的手机公司必须向高通公司许可其专利,不得向高通公司的任何客户收取专利费用。过去,由于高通公司的政策原因,每个人都有一把保护伞。这给小米等缺乏专利的新兴手机制造商带来了好处。现在,由于高通战略的改变,制造商们有了选择,而小米将失去这把保护伞。
邹对此表示赞同,他说:“由于高通过去的反向许可,国内一些缺乏专利的手机公司在高通的保护伞下节省了大量的专利费用。将来,小米等公司可能不得不向高通或其他专利所有者支付更多专利费用。”
据媒体报道,小米的成本优势很大一部分来自较少的专利费用。当专利支出成为必要成本时,在相同的配置和成本结构下,小米比华为花费更多的专利费用,因此小米的成本优势将大大降低,从而对小米的商业模式带来影响。
严岳龙不这么认为。他表示:“国内手机制造商可能会继续选择旧的专利许可模式,以便在国际市场上一争高下。如果是这样,小米仍将受到高通专利保护伞的保护,不会出现“小米将面临更多专利纠纷”和“小米将难以国际化”等问题。”
“企业有自己的选择,也有自己利益的权衡。继续选择高通公司作为专利保护伞是完全可能的。”严岳龙进一步说道。
标题:高通为何认罚60亿:付出一定代价保留原商业模式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6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