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26字,读完约3分钟
新京报制图/陈东
■谈论股票和讨论市场
100天后,央行再次推出全面降息政策。从3月1日起,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这对实体经济无疑是个好消息,因为实体经济正遭受流动性短缺和高融资成本的困扰。对于a股市场来说,它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根据传统的股票市场理论,股票市场投资和银行储蓄是一对“言出必行”。利率上升意味着银行储蓄的收入将会增加,这将吸引一些股票市场投资者从股票市场上撤出资金并转移他们的储蓄。利率下降意味着银行储蓄收入将下降,这也将促使一些储户从银行提取资金,转投股市。如果有更多的人这样做,自然会对股市产生“跷跷板”效应,进而影响股市。因此,从理论上讲,银行的降息应该有助于推动a股市场的崛起。
与多彩的现实世界相比,理论总是灰色的。银行利率变动与股票市场之间的关系不是绝对的。自2006年以来,中国的利率变动趋于频繁,而这一次,出现了22次加息和降息,其中包括8次降息和14次加息,但股市的表现并不一一对应。最奇怪的是,在2006年和2007年,为了收紧流动性,央行连续八次加息,基准利率从2.25%升至4.14%。然而,每次央行加息,股市都会以上涨作为回应。因此,严格地说,银行利率的上升和下降与股票市场之间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
然而,这只是对市场短期表现的观察。事实上,市场在某个交易日的涨跌会受到许多综合因素的影响,而利率的变化只是其中之一。从长远来看,利率变化将对股市产生影响。即以2006年和2007年为例,连续8次加息,对整个市场的流动性产生了持续的影响,a股市场的资金变得越来越紧张。投资者应该还记得当时低迷的市场,但每次股市随利率上升而上涨时,实际上是市场主力趁此机会推高股市,迷惑投资者,为自己创造出货机会。
回顾央行的降息举措,其短期内对股市的影响实际上并不重要,因为面对这一消息,没有人能猜出市场主力会在即时操作中打出什么牌。重要的是,投资者必须看到,近年来,中国的货币政策一直在收紧,这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紧张的问题,这当然会反映在股市上。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大量上市公司自然会缺乏推动股市上涨的动力。央行在100天内两次降息,这表明尽管央行仍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其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正在发生变化,有必要向实体经济输血以实现稳定增长。这种政策杠杆的运用有利于实体经济和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
决定股市上涨的最终因素应该是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中国企业面临着艰难的转型挑战,上市公司不能置身于这一大趋势之外。因此,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虽然他们应该关注利率变动等宏观信息,但更应该关注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央行推出的降息措施将有助于各类企业缓解困难,也有助于上市公司业绩增长,让投资者对股市持续上涨有信心。尤其是自去年底以来,反转市场为牛市奠定了基础,市场的上升趋势至今没有改变。在这个关键时刻,降息就像蛋糕上的糖衣,为牛市增添了积极的能量。
□周(金融评论员)
标题:降息对A股牛市行情锦上添花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6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