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95字,读完约2分钟
北京,2008年3月2日(记者杜希蒙)据中国之声《新闻地平线》报道,上月27日,陈吉宁接任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一个月后,接替周生贤,正式成为环境保护部部长。作为当今国务院各部门中最年轻的“一把手”,也是60后中唯一的一位,自陈吉宁离开清华去环保部工作以来,媒体和公众一直热衷于猜测这位学术“新部长”将给环保“老话题”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各方普遍认为,随着公众对空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提高,环保部面临严峻挑战,陈吉宁在如何通过污染治理获得公众“好评”方面面临巨大压力。
陈吉宁上任不到48小时,昨天下午环保部召开媒体沟通会,这位“新部长”首次亮相,与20多家媒体进行沟通。据我们所知,早在春节的时候,新任环保部长就给与会记者布置了任务,请他们对环保工作提出建议。陈吉宁对集中的环境问题有什么看法?在未来,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应该如何打破?
与陈吉宁交流的20多名媒体记者包括在环保部工作了十多年的“老环保”,以及刚刚开始关注环保的新媒体。虽然接触环保报告的时间长短不一,但对当前环保工作的看法却相当一致。“软”是许多人给的第一个标签。执法软、标准软,使往年的环保工作陷入僵局。
即使从13年前开始,环境保护部就明显地努力“执法监督”,但媒体的意见是,现在集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数据显示,环境保护部去年在北京、天津、河北和长江三角洲进行了数十次大气环境专项检查,企业非法排污一直是一个不可阻挡的问题。据媒体统计,环保部每次都会给出理由。陈吉宁没有回避这个问题,表示环保部门不能再对违法问题视而不见。
陈吉宁:过去,我们的环保问题太宽松、太软。(企业)不遵守法律是正常的状态。今后,这种情况必须扭转,守法必须成为正常状态。企业和政府都应该遵守法律,这不是一个很高的要求,而是一个底线要求。
陈吉宁提出的加强执法力度的思路,是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形成的共识,即以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为契机。
陈吉宁:你看到的是一部严格的环境保护法,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企业非法排污的证据收集,包括生态损失的定义,都存在一些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不匹配的问题,因此环境保护部需要进一步细化实施。
标题:新任环保部长陈吉宁:环保不守法常态必须扭转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6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