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94字,读完约4分钟

这是报纸新闻

记者王峰报道,2014年,面对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紧密结合辖区实际,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夯实基础,改革创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努力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江苏努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据了解,2014年,江苏省社会融资规模为1.34万亿元,同比增长1352亿元,融资总量居全国首位;截至2014年底,江苏省人民币贷款余额为6.9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7546亿元,同比增加339亿元。当年贷款余额和新增额居全国第二位;2014年,江苏发行直接债务融资工具3159亿元,同比增长1335亿元,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

江苏努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货币信贷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全面运用货币信贷政策工具,推动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同时实施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升级扩容工程”和“金融支持转型升级工程”,加大了对小微企业、“三农”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截至2014年底,江苏省农业再融资、小额再融资和再贴现的利用率分别达到93.2%、83.7%和86.4%,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苏北五市本外币贷款同比增长15.8%,超过全省平均增速4.1个百分点。

江苏努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紧紧抓住中国债券市场快速发展的机遇,牢牢把握实体经济发达、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大力推进直接债务融资业务发展,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一方面,是扩大直接债务融资工具的发行规模。加强与江苏省财政厅、金融办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修订《江苏省直接债务融资激励资金管理办法》,完善直接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商评价方法,进一步完善金融激励引导与金融主动服务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省级财政奖励资金4000多万元全部到位。2014年,江苏发行直接债务融资工具3159亿元,同比增长1335亿元,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江苏省发行资产支持票据和中小企业区域性优票据居全国首位,面向保障性住房企业发行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和超短期融资票据居全国第二位;另一方面,支持金融企业发行债券,增强其主动负债能力。2014年,江苏地区地方法人共发行金融债券125亿元,二级资本债券195亿元,同业存单404亿元,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397亿元,超过过去10年的总额。

江苏努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为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积极推进五项金融改革创新。一是积极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创新。依托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和苏州工业园区,开展人民币跨境融资创新试点。截至2014年底,昆山试验区共有148家企业开展了双向贷款业务,跨境贷款收入72亿元,贷款支出3亿元;苏州工业园区共有30家企业登记了53份跨境人民币贷款合同,合同金额为24亿元。二是实施资金结算管理试点改革。苏州工业园区已成为中国第一个开展外汇资金结算管理改革的试点地区。截至2014年底,32家企业中有61家愿意结汇,金额近2亿美元,占同期外商直接投资结汇金额的51%。三是扩大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江苏省参与此次改革的企业数量从2013年的2家扩大到2014年的16家,试点地区也从苏州的1个城市扩大到9个城市。四是探索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在江苏东海、泗洪等20个县(市、区)取得突破,覆盖12个省辖市,贷款余额4亿元,比年初增加3亿元;仪征、东海等县(市)开展了农民住房产权抵押贷款试点,仅仪征就发放贷款1.09亿元,支持907户居民住房信贷需求。五是全面启动农村综合金融服务站建设。截至2014年底,江苏省共有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8362个,覆盖69%的无银行网点行政村。昆山和太仓先后实现了atm机的“村村通”。

标题:江苏努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6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