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005字,读完约13分钟

浙江大学原副校长、孔众科技创始人齐建

[特别报道]简言:罗马大学校长的犯罪与惩罚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国方|浙江报道

浙江大学原副校长、孔众科技创始人初剑两次回国补充调查后,在回国调查期间首次获准会见律师。

“检察院已经两次恢复调查,你要查的问题肯定已经查出来了。今年春节我应该回家吗?”1月25日,在浙江省湖州市看守所,初剑向其辩护人、北京市文田律师事务所律师周泽提出询问。

浙大落马副校长褚健涉嫌侵吞国资 曾为中控系创始人

周泽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但愿如此!”尽管他为初剑的清白辩护,但他对初剑能否回家过春节没有信心。

孔众科技办公楼

简言倒下:涉嫌挪用国有资产和研究经费

2013年,已进入院士候选人行列的初剑正在等待第二轮答辩。然而,初剑没有等到他的第二次答复。2013年10月19日晚,初剑在另一个地方出差时被捕。

2014年7月,初剑案首次移交审查和起诉。据报道,初剑被指控的罪行包括贪污、挪用公款、贿赂、占用职位、挪用资金、故意毁坏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

周泽称,“从移送的《起诉意见》来看,简言涉嫌的这些犯罪主要发生在1999年至2005年简言担任浙江大学副校长之前,涉及他在创办和掌管中央控制技术过程中的股权转让。、资本借贷、股东分红等问题,以及作为项目领导者控制项目资金使用的问题。”

浙大落马副校长褚健涉嫌侵吞国资 曾为中控系创始人

周泽说:“初剑否认所有罪行。他在一份自卫材料中说,他是一位恪守学术道德的科学家,也是一位致力于为国家服务的企业家,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特别是在学术、高科技产业、工业领域的核心技术和设备、国防和军事科技以及network/だよ安全方面。

浙大落马副校长褚健涉嫌侵吞国资 曾为中控系创始人

周泽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根据调查机构目前的调查,初剑在担任浙江大学副校长的八年时间里没有参与腐败。

令人惊讶的是,初剑的垮台在科学界获得了很多同情。一些学者和科学家多次为他求情和担保。

据了解,2014年8月下旬,初剑一案移交审查起诉后,包括浙江大学部分师生和孔众科技(孔众科技的子公司)部分员工在内的800余人作为初剑取保候审的抵押物签字。其中,有已退休的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现为学院院长、工程院院士。

浙大落马副校长褚健涉嫌侵吞国资 曾为中控系创始人

早在2013年4月,在有关部门开始对浙江大学老教授、、钱、进行调查后,他们联名上书浙江大学党委书记,表达了对的感情。

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在众多针对简佩筠的指控中,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浙江海纳中央控制公司将其在中央控制技术公司的股权转让给了简佩筠。受控集中控制技术是否存在国有资产流失;二、科研经费使用中是否有挪用现象。

浙大落马副校长褚健涉嫌侵吞国资 曾为中控系创始人

浙江大学教授在对初剑取保候审的声明中提到,初剑当时响应国家号召,参与了产学研结合,处于大学教师创业的早期阶段。从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相关政策来看,许多勘探情况没有明确、完善的规定。当时创业的教师能得到相对宽容的对待吗?

浙大落马副校长褚健涉嫌侵吞国资 曾为中控系创始人

孔众科学园

初剑出海:学校和企业私有化的最大受益者?

被捕前,初剑的简历非常完美。

1978年,15岁的简言以全校最高分考入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1986年,初剑成为浙江大学化工生产过程自动化与仪表专业联合培养的第一人和日本京都大学的第一个博士;1993年,年仅30岁的简言升任浙江大学教授,次年成为博士生导师;1999年,简言被聘为第一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5年2月,初剑被任命为浙江大学常委、副校长,分管浙江大学人事部、后勤集团及所属企业。

浙大落马副校长褚健涉嫌侵吞国资 曾为中控系创始人

初剑的学术成就也十分显著:1997年至2013年,初剑获得了8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其中包括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一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初剑还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身份,中央控制部的创始人。他被指控的主要罪行之一是他在企业重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992年是特殊的一年。邓小平南方之行的演讲激发了全社会创业的激情和梦想。此后,浙江大学正式成立了“十二龙”,即12个学科公司。1993年,初剑受命成立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公司,该公司也是中央控制部的前身。

浙大落马副校长褚健涉嫌侵吞国资 曾为中控系创始人

初剑的另一名辩护律师、浙江开福律师事务所律师方俊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当时学校和国家都没有投入资金,这被视为虚假注资。初剑借了20万元投资。

浙大落马副校长褚健涉嫌侵吞国资 曾为中控系创始人

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公司的主要业务是dcs(分布式控制系统)产品。当时,国内的dcs系统被国外品牌垄断,国内大型企业使用国外品牌的dcs,很少考虑国内dcs的可能性。

浙大落马副校长褚健涉嫌侵吞国资 曾为中控系创始人

“中央控制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的,它是一种虚假的资本注入。困难和困难是可以想象的。”初剑在他的自卫材料中回忆道。

1999年5月,浙江大学决定将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公司、浙江大学半导体厂和浙江大学快速技术学院合并为浙江大学海南分校(原名浙江大学辰光分校);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公司更名为浙江大学海纳中央控制公司。

浙大落马副校长褚健涉嫌侵吞国资 曾为中控系创始人

“那时,我愿意被纳入一家上市公司。我也希望能通过这个平台得到更多的资金来支持研发。然而,浙江大学海南分校的校长和董事会只关心每年完成利润的眼前任务,以及投资风险高、回报周期长的控制系统。没有给予支持。”初剑说。

浙大落马副校长褚健涉嫌侵吞国资 曾为中控系创始人

大约三年后,浙江大学海纳董事会决定剥离浙江大学海纳中央控制公司。

2003年1月,浙江海纳中央控制公司完成了资产剥离,并将其转让给初剑控制的中央控制技术公司。

初剑也被认为是学校和企业之间产权私有化的最大受益者,这给今天的监狱带来了灾难。

中央控制系统从浙江大学海南分校分离出来后,经过初剑的建设,已成为中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科技水平最高的企业。到2012年,在初剑事故之前,孔众科技拥有超过4000名员工,年产值超过30亿元。根据中控的介绍,中控技术建立了国内自动化行业的第一个国际标准,不仅占据了国内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而且将dcs系统的价格降低到原来的三分之一。

浙大落马副校长褚健涉嫌侵吞国资 曾为中控系创始人

300万股:它们卖得便宜吗?

《中国经济周刊》获悉,初剑涉嫌利用其浙江大学工程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学海纳董事兼副总经理职务之便,以欺诈手段将浙江大学工程中心和浙江大学海纳孔众公司持有的孔众科技股权低价转让给其控制的孔众科技,侵吞巨额股权差价和分红。

浙大落马副校长褚健涉嫌侵吞国资 曾为中控系创始人

2014年7月《初剑案起诉意见书》出台后,周泽曾在自己的实名微博上对此问题进行过解释和说明。周泽表示:起诉意见书指称,2002年7月,初剑隐瞒浙江海纳中央控制公司持有的300万股孔众科技股份的真实价值,欺骗浙江海纳和浙江海纳中央控制公司高级管理层同意以1:1.2的比例将300万股股份转让给孔众科技,操纵浙江海纳中央控制公司董事会达成同意转让协议。经评估,2003年1月22日300万股的市场价格为2619.23万元,差额2259.23万元被初剑贪污。

浙大落马副校长褚健涉嫌侵吞国资 曾为中控系创始人

这是初剑将面临的最大指控。

据周泽介绍,2002年7月9日,浙江海纳中控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第一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中控科技300万股以1.2元每股36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中控科技。根据孔众科技2001年度审计报告,截至2001年12月31日,孔众科技每股净资产为1.044元。

浙大落马副校长褚健涉嫌侵吞国资 曾为中控系创始人

周泽表示,当时浙江海纳董事长梁树德提出溢价20%转让,这一条件得到了浙江海纳中央控制公司董事会的同意和确认。根本没有欺骗。海纳的最高领导人是当时的最高学术领导人,他们的判断超出了正常水平,所以没有被欺骗的可能。

浙大落马副校长褚健涉嫌侵吞国资 曾为中控系创始人

《中国经济周刊》在采访当年的一些内部人士时,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周泽的说法。

原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浙江大学校长助理周负责管理校办企业。据他说,从2002年到2003年,浙江大学因为紫金港校区建设资金短缺,卖掉了浙江大学的海纳。浙江大学海纳旗下的浙江大学半导体、浙江大学海纳中控有限公司和浙江大学快威科技也相继被剥离和转让。"在这个过程中,中央控制是独立进行的."

浙大落马副校长褚健涉嫌侵吞国资 曾为中控系创始人

“浙江大学召开专题会议,讨论浙江海纳中控公司关于中控技术股权转让的决策,并形成文件。”孔众科技法律顾问、浙江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沈天峰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转让回报率要求不低于10%,加上未分配的股息,最终以1: 1.2的溢价转让。"董事会批准了这次转让."

浙大落马副校长褚健涉嫌侵吞国资 曾为中控系创始人

根据上述受访者反映,在调查过程中,检察机关委托评估机构对2013年1月22日孔众科技300万股的市场价格进行了评估,评估价格为2619.23万元,是指孔众科技今天的股权价值,计入未来几年股权交易的预期收益,获取当年的股权价值是不合理的。

浙大落马副校长褚健涉嫌侵吞国资 曾为中控系创始人

“当时中控技术的发展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产品尚未成型,资金投入回报缓慢,骨干人员流失,产业整合困难,风险很高。中央控制技术现在是自动化控制领域的领导者,资产价值已经是天文数字。用流动资产价值来看启动时的转让价格是极不合理的。”沈天峰说道。

浙大落马副校长褚健涉嫌侵吞国资 曾为中控系创始人

1000多万元的科研经费是否被骗取或挪用?

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初剑将面临的指控包括利用1999年至2004年担任浙江大学先进控制研究所所长期间的科研人员管理费用,骗取或直接挪用科研人员管理费用695万元,其中一部分用于孔众科技的投资理财和个人增资。

浙大落马副校长褚健涉嫌侵吞国资 曾为中控系创始人

根据初剑的自卫材料,“科研人员费”实际上是指“科研人工费”。

初剑辩护律师方俊表示,2006年以前,由于国家对科研经费的具体管理没有详细的规定,浙江大学下发“科研劳务费”的主要依据是学校自己下发的一些规定。根据这些规定,科研人工成本被视为研究组增加学校科研经费收入的奖励和补贴,是学校为鼓励研究人员争取科研费用而采取的一项激励措施。一般情况下,研究经费到达学校后,研究组负责人直接接收并享有使用控制权。

浙大落马副校长褚健涉嫌侵吞国资 曾为中控系创始人

例如,1999年颁布的《浙江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科研经费应当按照学校当年经济政策的规定,从科研管理费、水电费、人工费和专项费用中提取。”2004年,根据浙江大学的相关规定,劳动力成本的最高比例为16%。

浙大落马副校长褚健涉嫌侵吞国资 曾为中控系创始人

当然,从科研经费中按比例提取劳务费和管理费的做法不仅存在于浙江大学,而且普遍存在于全国各大高校。

2005年,国家开始整顿科研经费管理,严禁对项目经费进行委托。

2006年,浙江大学发布了《浙江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2006年修订)》的通知,取消了原有的科研经费相关政策,改变了“科研人工费”的收取规则。2010年,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浙江大学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废止了以前的奖励措施。

浙大落马副校长褚健涉嫌侵吞国资 曾为中控系创始人

“作为项目负责人,初剑管理的600多万科研人员的费用是按照学校的政策和财务部要求的程序多次提取的。这些都发生在2006年之前,当时的政策和法规应该适用。”方俊认为,根据学校的政策,项目负责人在如何使用提取的劳动力成本方面享有自主权。因此,初剑也应该对600多万科研人员的开支享有自主权。

浙大落马副校长褚健涉嫌侵吞国资 曾为中控系创始人

初剑在他的自卫材料中说,他积累了本可以分配的劳动力成本,其中一些成本被用来给学院的年轻教师发放年终奖励或补贴,以鼓励年轻教师致力于教学和科研创新。

浙大落马副校长褚健涉嫌侵吞国资 曾为中控系创始人

初剑研究所的同事王淑庆证实了这一说法。根据王淑庆对《中国经济周刊》的介绍,教师争取国家项目的科研人工费由学院管理,财政支出由学院领导集体讨论决定。“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考虑到有许多年和几年的科研项目。如果不平衡,年底再给每人一两千元补贴,表现突出的青年教师将得到奖励。成千上万。”

浙大落马副校长褚健涉嫌侵吞国资 曾为中控系创始人

然而,初剑的自卫材料除了奖励科学研究之外,没有解释剩余劳动力成本的去向。

据悉,控方意见称,初剑将部分资金用于投资理财和个人增资给孔众科技。

起诉意见书还指控初剑利用2000年至2003年担任浙江大学工程中心副主任的便利,三次将工程中心所属supcon系列产品示范项目900万元的研究经费转移到中控技术,再从中控技术转移到中控技术,其中800万元计入未分配利润。

浙大落马副校长褚健涉嫌侵吞国资 曾为中控系创始人

初剑表示,考虑到学科和实验室的绩效和经济效益,时任初剑领导、工程中心主任的孙优贤要求孔众科技在申请各种国家项目时,尽可能以工程中心的名义联合申请。

浙大落马副校长褚健涉嫌侵吞国资 曾为中控系创始人

“实际上,简佩筠所在公司的研究已经被归入工程中心的名下。”方俊说,“supcon系列产品示范项目共耗资1.6459亿元。除了一些国家拨款外,其他大部分资金由中央政府自筹。但是,由于国家资金远远落后于项目建设的进度,只能在项目投资到达时,用于填补公司以前在项目投资中使用的自有资金。当时没有相关规定,要求收款企业设立专项资金账户。因此,国家拨付的资金当然进入中央控制的自有资金账户。”在他看来,这一指控完全没有根据。

浙大落马副校长褚健涉嫌侵吞国资 曾为中控系创始人

“简佩筠一直坚持向调查人员解释,他所有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主观上不可能有贪财的想法。”方俊律师说。"但是这种集中所有资源的方法在许多人看来并不规范."

浙大落马副校长褚健涉嫌侵吞国资 曾为中控系创始人

初剑的罪行和非罪行,以及如何惩罚他们,还有待于法律的判决。

标题:浙大落马副校长褚健涉嫌侵吞国资 曾为中控系创始人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5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