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62字,读完约2分钟

青岛2月2日电(记者王伟)据《中国之声新闻报》报道,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一大批民营科技企业依靠改革红利和自主创新发展,成为当地经济转型升级的生力军。15-02-02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 >

创新、改革双轮驱动 青岛民营科技企业成转型生力军

80年代后,吴国盛于去年初从美国硅谷回到中国,进入青岛工业技术研究院,在科技孵化器中“呆在包里,零元创业”,获得天使投资开发新芯片:

吴国盛:“销售收入和客户几乎翻了一番。大约在11月中旬,蓝海证券交易中心新的第四板正式上市。”

“一分钱一分货”,这是许多私营企业的感觉。缺乏固定资产抵押的小微技术企业在起步阶段筹集资金更加困难。青岛通过“阶段投资”、“后续投资”和“风险补偿”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建立了9个“天使投资基金”,用4000万财政资金筹集了9.5亿社会资本,为17家中小科技企业筹集资金8400多万元。

创新、改革双轮驱动 青岛民营科技企业成转型生力军

青岛市科技局科技成果处处长吴欣表示:“科学家不能靠高投入来完成这项工作,但企业家能够负担得起却不敢。”这是可以投资和补偿的资本,也是风险资本,利用高回报来掩盖高风险。”

创新、改革双轮驱动 青岛民营科技企业成转型生力军

科技交易市场的桥梁通过支撑“科技”与“资本”的联姻,促进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科技孵化器孵化民营高科技企业,并释放一系列政策红利,使青岛民营科技企业快速成长,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和产业结构。青岛王莹信息有限公司,山东第一家互联网公司,最近开发了一款手机“求职神器”,免费提供给数百万在线招聘公司。青岛特里尔环保锅炉工程有限公司专注于新型“水煤浆”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拥有30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专利,其“洁净煤”技术已在10多个省市推广使用。青岛还出台了“千帆计划”,发挥了金融支持、财税支持、创新服务等一系列“组合拳”。

创新、改革双轮驱动 青岛民营科技企业成转型生力军

青岛市科技局局长姜波表示:“让一批小微企业,无论成立与否,都有潜力让小微企业进一步成长和扬帆起航。”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曙光教授认为,只有积极改造大型企业,创新提升民营科技企业,才能为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率注入新的动力。

刘曙光:“内涵发展和外延发展应该并重。经济从高速增长到中速增长,从增量增长到内涵时代、转移模式时代和结构调整时代。”

(中国国家广播电台开通了一条新闻热线4008000088,你可以通过拨打这条热线立即反馈手中的新闻线索。我们将立即派记者调查事件,报道事实,揭露真相。(

标题:创新、改革双轮驱动 青岛民营科技企业成转型生力军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5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