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23字,读完约3分钟

随着高铁技术的成熟,机车生产已达到规模化和产业化,价格已进入合理区间,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有效监管下,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合并后的垄断局面无需担忧。合并确定后,两家公司应尽快优势互补,统一技术路线和品牌形象,打造一个更有信誉、更有光彩的高铁新品牌

两个“巨无霸” 合力“走出去”

2014年12月30日,备受期待的中国南车和北车合并计划宣布。此次合并是由中国南车吸收合并中国北车进行的。合并后,新公司的中文名称拟改为“中国CRRC有限公司”,简称“中国CRRC”。

两个“巨无霸” 合力“走出去”

合并的消息公布后,公众首先关注的是股市。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南北车的合并是一个很大的好处。自去年12月31日复牌以来,南北车的股价已经连续两个交易日涨跌互现。根据行业分析,预计恢复交易初期的购买力将持续,上升趋势将持续。

两个“巨无霸” 合力“走出去”

不过,有些人担心两个巨无霸合并后会形成垄断。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速铁路和轨道设备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这两家公司不仅占领了国内所有的动车组制造市场,还占据了货运列车和大多数地铁车辆8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两个“巨无霸” 合力“走出去”

在高速列车方面,两家公司都可以生产和运营时速380公里的crh380系列高速列车,目前已经安全运营了4亿多公里。

在海外,凭借可靠的技术、成熟的国内运营经验和相对低廉的价格,两家公司的产品已经出口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事实上,南北车原本是一个家庭。2000年,中国北车集团的前身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以下简称“CRRC”)和原铁道部所属的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公司、中国铁路建设总公司、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和中国铁路通信信号总公司从原铁道部脱钩。

两个“巨无霸” 合力“走出去”

由于担心CRRC公司造成的“垄断”,2000年9月,经批准,CRRC被拆分为两个国有大型集团公司——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由SASAC管理。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因此成为竞争对手。

两个“巨无霸” 合力“走出去”

同济大学轨道交通研究所研究员孙杖认为,最初的分离是为了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解决激发企业竞争活力的主要问题。

当时,两家公司在技术上都不成熟。经过14年的竞争发展,形成了各自的技术路线和竞争优势。从2014年动车组生产订单的竞标中可以看出,两家公司各有所长,南车中标时速250公里的动车组,而北车在冷高铁方面更有优势。

两个“巨无霸” 合力“走出去”

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具备了高铁的技术优势和成熟的运营经验。中国高铁已进入“走出去”的新阶段,与国际轨道交通企业在同一阶段展开竞争。它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充分发挥中国高铁的整体实力,推出中国高铁品牌,出口中国标准。此时,两个企业必须拧成一条绳,形成合力,统一技术路线。因此,合并是正确的选择。

两个“巨无霸” 合力“走出去”

专家认为,没有必要担心形成新的垄断。现在高铁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机车生产已经达到规模化和产业化,国产化率已经达到90%以上,价格已经进入合理范围。此外,还有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管,因此不会出现垄断。专家建议,在所有程序完成并确认合并后,两家企业应优势互补,尽快统一技术路线和品牌标识,打造一个信誉更好、前途更光明的“中国高铁”品牌。

标题:两个“巨无霸” 合力“走出去”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5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