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68字,读完约3分钟

在银监会批准首批五家私人银行成立后不久,深圳前海伟忠银行在2014年底正式获准开业。这标志着私人银行打破金融业“玻璃门”的新举措。

伟众银行一出现,就表现出不同于传统银行的鲜明特征。据悉,这家被定位为网上银行的私人银行拥有“轻资产、重技术”的技术基因。它没有实体网点和柜台,所有的客户获取、风险控制和服务都是在线完成的。同时,伟忠银行将依托腾讯的用户和数据优势,打造“大平台”运营模式。这将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金融,而不是“鼠标+水泥”。

各类银行机构应互学共进

批准在中国设立私人银行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高效和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就伟忠银行而言,有必要将其转型为一家专注于服务个人消费者和小微企业的银行。其他几家在建的私人银行也有自己的业务定位。但是,无论其业务定位如何不同,总的来说,由于民营银行的规模相对较小,且其发起者多为民营企业,其在“扶小”方面有着内在的优势和渊源,能够很好地与小微企业、市场经营者和消费者相结合,能够对解决目前这一群体突出的融资问题起到推动作用。

各类银行机构应互学共进

基于此,有人认为民营银行的“鲶鱼效应”只体现在对规模和定位相近、领域重叠的城市商业银行小额贷款业务影响较大,对传统大中型银行影响有限。目前,这是事实,但从长远来看,在商业竞争下,很难保证它不会使金融生态发生更大的变化,也不会使一些缺乏危机意识和固化在行业规则中的银行面临走出去的命运。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和其他大中型银行都需要采取防范措施,积极应对。

各类银行机构应互学共进

积极回应并不意味着简单粗暴地抵制私人银行,而是要学习私人银行的突出优势并与之共舞。民营银行起步于现代商业银行,在经营机制的灵活性和实际业务的创新上有其独特的优势。传统银行应该有意识地吸收自身的比较优势,弥补自身在这方面的不足。如果传统银行弥补自身的缺陷,结合长期经营积累的雄厚资金实力、稳定的客户基础、扎实的风险管控能力、良好的外部信誉保证等。,很容易进一步激活自身的活力,同时提高竞争力,重塑金融生态。

各类银行机构应互学共进

此外,传统银行需要及时与民营银行合作,共同拓展市场。鉴于民营银行成立之初经验不足,资源有限,传统银行可以在某些业务领域与它们合作,通过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按照改革设计,两者应结合各自优势,坚持非重叠发展道路,民营银行应着力区域化、小型化和专业化,为小经济体提供坚实有效的金融服务;传统银行,尤其是大中型银行,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大客户服务。在差异化经营中,客户群体和业务需求将得到更好的覆盖,金融精准服务将为新的经济常态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标题:各类银行机构应互学共进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5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