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93字,读完约8分钟

山东大学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是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全国积分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积分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

“山东大学”

今天的山东大学,朱正昌研究员担任党委书记的着名青年数学家、博士生导师展涛教授担任校长。


山东大学创立于1901年,经过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快速发展时期,成为移动分合、春华秋实、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发源地和文化科学教育重镇。 知名文学家听一多、老舍、梁实秋,历史学家郑鹤声、儿童书业、黄云眉、医学专家孙鸿泉、尤家骏、张汇泉、化学家邓从豪、朱兆良、薛群基、生物学家童第周、物理学家王淦昌、数学家潘承洞、内燃机 电力工程专家薛胜山东大学卓越学业由来已久,100多年来,山东大学汲取齐鲁文化的营养,继承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新的文化基础,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的辉煌和迅速发展。 在《文史哲》这样备受瞩目的学术阵地上,数理研究也取得了令人敬仰的成绩,跻身中国著名学府行列,在国际上也有影响,被《大英百科全书》列为中国著名大学之一。

“山东大学”

新世纪,新山大,新机遇,新快速发展。 2000年7月,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国家教育部和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合并了属于不同管理体制的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建立了新的山东大学。 原山东医科大学创立于1911年,直属国家卫生部要点医科大学,曾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原山东工业大学创建于1949年,是山东省规模最大的工科大学,是山东省重要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新技术研发基地,也是山东省属大学中唯一进入“211工程”建设行列的大学。 三校合并组建新山东大学,实现了特点互补、强强联合,揭开了山东大学历史迅速发展的新篇章。 山东大学的迅速发展得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山东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2001年2月26日,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签订要点共建山东大学协议,推动山东大学进入国家要点建设高水平大学行列。

“山东大学”

深厚的历史积淀融入了创新精神的办学理念,百年山大焕发了蓬勃发展的青春活力。 山东大学确立的校训:“气有浩然,学无止境”校风:“求真务实、开放创新”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学术繁荣,培养民族骨干,服务社会快速发展,科学真理 学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大学文化建设,先后实施两期文化建设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创新活动,创造有利于青年学生成长的多家优秀文化企业品牌,初步构建和谐的校园建设体系,以人为本、充满爱心、积极提升的和谐校园 合校七年来,学校稳步、顺利地实现了实质性融合,学科建设成效明显,学位点建设大幅上升,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大幅提高,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各职工跨越式快速发展,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快速发展时期,教育部表示:“。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校本部位于山水秀美、风光旖城济南市,现位于东校区新学校、老学校、西校区、南校区、软件园校区和南新区6个校园,在“最适合人居”的海滨城市威海设有分校。 学校总占地面积5355亩。 现有42所教学学院(含分校11个系)、6所附属医院(含不属于附属医院的3所)、12所教学、实习医院,设有研究生院,本科生和研究生水平的教育有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学、理学、研究生水平的教育 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25分、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专业188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6分、硕士学位授予专业253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8分、本科专业112分,形成了完善的学历人才培养体系。 拥有优秀教师队伍,近4000名专职教师中,有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7人,双聘院士24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6人,“泰山学者”19人。 959人,博士生导师732人(包括198人协助、兼职导师)。 。 拥有高水平的教育科研平台:国家级要点学科18个,省级要点学科60个;国家级要点实验室2个,部级要点实验室7个,省高校要点实验室19个。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技术宣传中心各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个。 教育部人文社科点研究基地4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6个“985工程”二期国家要点科技平台和人文社科基地12个。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的综合办学条件优越,基本设施齐全,拥有128个教学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近11亿元,建设面积225万平方米,图书资料792.2万册,拥有先进的数字图书文献库。 建立了大型仪器设备的专业管理、开放、共享体系,招聘效益拥有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名列前茅的国内一流校园网络系统和数字校园环境。 “山东文明校园”,济南市命名的“花园式园林”。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拥有雄厚的学术科技实力。 根据美国《基本科学指标》( esi )统计,我校科技竞争力已进入世界大学前500名,排在国内大学第7位。 学校的科技研究工作紧紧围绕建设综合性、开放性、研究型大学的办学要求,以“整体跟进、突破要点、以人为本、加强创新”为指导思想,强调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 2001-2006年,学校负责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725个,其中国家攻关课题54个,“863”课题96个,“973”课题63个,军工项目56个,重大、要点基金课题1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66个 鉴定科技成果739项,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470项。 学校连续十几年被sci收录的论文数进入全国高中前十名。 近年来,ei收录的论文保持在全国高中第10位左右,sci收录的论文引证总数也进入全国高中第10位。 学校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也呈现良好势头,形成了山大沃尔特上市公司和山大鲁能、山大华天等40家高新技术公司,为山东乃至全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以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和有创造力的研究生为己任,致力于培养民族和社会的骨干,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过硬的社会竞争力和创造力、个性和人格健全快速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吸引高质量生源,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教育创新,在全国高校开展“三种经验”,即第二校园经验、海外学习经验 提高了学生的竞争力,稳步推进了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文案、专业和课程体系改革,明显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山东大学”

多次构建开放办学理念,构建以国际合作、国内高校合作、校企合作和服务山东为主体的各方面开放快速发展战术新格局,活跃在国内外交流合作空之前,积极构建国际合作互联网40多个国家和地区110个。 领导国内高校合作与交流(包括本科生研究生交换培养)的我校在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下,成立了校董会和教育基金会。 学校多次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求快速发展,制定和实施《山东大学服务山东行动方案》,决定服务平台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高水平咨询和先进文化传播 与济南、威海、日照、临沂、济宁、淄博、德克萨斯等地市进行了各方面的合作。 与重庆、温州等省市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的国家电网企业、中国华电集团、中石油集团、鲁能集团、中国重汽、山东烟草、浪潮集团、中创软件、海信集团、胜利油田、漯柴动力、鲁南制药、瑞阳制药、冀 学校在服务山东工作中,近三年签订科技开发合同1400余项,经费达5亿元,为山东乃至国家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山东大学”


沧桑锻炼了一百多年,激情澎湃于谱华篇。 目前,山东大学已经进入“十一五”重要的快速发展时期。 学校以建设国内外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长远目标为中心,实现学校学术竞争力、社会影响大和国际化水平的全面提高,建设研究型大学。 经过更长的时间建设,在建校120周年之际,使山东大学建设成为我国特别是华东地区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高新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高水平咨询决策的重要基地,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综合性、开放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是国内外学者治学成才的理想

“山东大学”

标题:“山东大学”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21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