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87字,读完约2分钟
我认为燃料不足的运输容器会打破海外垄断
科技日报北京12月24日电(记者陈瑜)记者24日从中核集团获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中核集团科技专项“龙舟—cnsc乏燃料输送容器研发”项目成果大型乏燃料输送容器样机通过检测,具备批量生产能力。 这是我国乏燃料运输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该运输容器可装载21组用过的燃料集合体,由中国核电工程有限企业(以下简称工程企业)开发,西安核设备有限企业制造。
按照我国核电中长期快速发展规划目标,年中国大陆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乏燃料累计量将达到7000吨,2025年累计量将达到14000吨。 核电站的使用过的燃料集合体从反应堆中卸下后,通常在使用过的燃料池中储存一定时间后,运入离炉储存设施储存,或者直接运输进行工厂的解决、处置。
废旧燃料输送容器是用于输送核电站废旧燃料集合体的专用设备。 但迄今为止,我国核燃料运输容器技术受制于人,市场被海外公司垄断。
2009年2月,工程企业通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申请了“废旧燃料输送容器研发”的科研课题。 年12月,国家能源局正式提交了任务合同。 同年,核心小组将该课题纳入小组要点科技专项。
工程相关人员告诉记者,根据《iaea运输规程》的规定,容器需要在虚拟事故条件下进行试验,工程企业为此建造了试验台架,进行了数字模拟和试验验证。
“设计工作量很大,计算跌落姿势的一个方法是,光是计算机就需要全天候运转,计算一周。 ”工程企业燃料容器开发项目负责人王庆说。
据悉,输送容器的开发是一系列工程,包括新燃料和用过的燃料容器、实验炉、压水堆的全燃料模型,以及后续的高温气冷堆等新型核燃料。
标题:“中国乏燃料运输容器打破海外垄断”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21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