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78字,读完约3分钟
沈水宝,88岁,旌德县孙村镇新村退休老党员,是有58年党龄的清贫老党员。 他热心村里的事业,不求名声,不求利益,用毕生的精力实践自己助人的人生信念,以成为雷锋式的优秀共产党员为目标,为党旗增光,为年轻人树立榜样。 多年来,他赢得了全村的尊敬。
甘心退守,成为“老黄牛”
“我是党和人民培养的干部,像老黄牛一样,为了党的事业,为了群众的幸福,踏踏实实工作,不抱怨,直到我做不到的时候。”沈水宝用朴素的方言和周围的人频频交谈,宣扬他老一辈党员的忠实信念。 他更是如此苛求自己,始终坚定地坚守着这个信念。 这些年来,他不忘履行政治家的职责,不忘始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的坚持退却,甘当村里的“老黄牛”,爱绿色、保护绿色、保护环境等30多个志愿者活动。
热心公益,甘当志愿者
退休后,沈水宝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参加村党组织活动,为村群众推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与村的文化娱乐、思想教育、村服务、文明建设等活动,积极建议村的建设。 他逐一发挥自己的特点和特长,为居民群众提供服务和帮助,积极担任村里的“老年人志愿者”,积极与村书记表达信息,每年定期在村里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开展活动。 他为村里70岁以上的老年人登记制作册子,记下每一位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家庭状况、生活的迷恋等。 对于有疾病和家庭困难的老年人,沈水宝总是自费买养分给他们。 对于生病、沮丧、多年得不到年轻人的爱的老人,他总是耐心地给他们做思想工作。 退休38年来,他几乎每年都去养老院帮孤独的老人洗衣服晾在被子里,送油送米。 他热情地感染了许多党员,村里的党员干部积极参加了老年人协会和志愿者队伍。
热心调停,甘当“出气筒”
沈水宝还是村调解委员会的义务工作人员,自愿承担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为居民调解矛盾纠纷。 在日常调解中,他总是热情倾听双方当事人的诉说。 他经常说,我给他们做个气筒,等他喘了气就没事了。 他还重视情理法的并用,对当事人动感情,知法,依法说服当事人。 曾经有一个村子的居民一方某军和一方某昌发生矛盾差点吵架伤人,村委会多次调解无效,双方都不让步。 最后,拥有多年调解经验的沈水宝亲自调解当事人双方,不断工作,情、理、法并举,终于顺利处理了双方的矛盾。
甘心为人民做“冤大头”
沈水宝是个两袖清风,不图名利的人,他总是乐于做“冤大头”。 好几次,沈水宝在调解民事纠纷的过程中,有些当事人不理解,觉得不关他的事,怪他多管闲事,他总是说他们怪我,怒气消了就理解我。 他认为作为政治家应该率先为人民服务,但无论他老了还是身体不好,都没有多少力量,只能在党的领导下做好!
38年来,沈水宝走过的路苦有乐,喜有忧。 他说自己最大的愿望是为老百姓工作,能帮助别人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沈水宝是这样一个普通的老党员,他总是乐于用实际行动帮助自己,实践自己的人生信念。 (洪小菊图/文)
标题:“八旬老党员发挥余热 致力为群众服务”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21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