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10字,读完约3分钟
在鹿寨县拉沟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的腹地,胸径2米,胸围6米,树龄306年,名为喙核桃的“树王”被盗。 这个事件在本报独家报道后,被国家林业局列为知事事件。 最后,广西森林公安辗转3000多公里,最后在贵州省贵阳市发现了“树王”。 昨天,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森林公安把被盗树木护送到柳州,种在柳州市的马鹿山奇石公园。
本来的构想是,让“树王”在贵阳当地养护,等到明年春天再移植。 但是,贵阳的苗圃被用作其他开发途径,所以苗圃内的树木都必须除掉,“树王”也必须提前回家。 10月29日,自治区、柳州、鹿寨多级森林公安组成职工小组去贵阳接“树王”回柳树。

为了尽量不要让“树之王”暴露在阳光下,运输在晚上特别化。 10月30日傍晚6点左右,“木王”被大型卡车运走,开始回到“家”。 员工在“树王”上穿黑色帆布“防晒霜”,在上面盖上色彩鲜艳的布。 途中,有时会给树补水。

昨天上午11点40分左右,经过数百公里的长途旅行,“树王”终于到达了傻山奇石公园,在这里安家。 为什么不回拉沟自然保护区的“老家”? 据工作人员说,在正常的树木移植中,根部残留着大的土球,树木适应新的环境,尽快正常成长,但不法分子在挖“树王”时,砍掉巨大的树冠,拔掉树根,不保存土球。 由于贵阳残留的当地养护时间太短,“树王”的根部还没有形成新的土球,这次是第二次移植,现在的情况不适合野外生长,需要专业的园林工人来养护。 现在这种处理方法也是很多专家论证的结果。

下土前做“手术”
“树王”高17米,胸直径(直径) 2米,根最宽的地方达4.4米,总重量达26吨。 经过半年的精心养护,树干上已经长出了许多新枝叶。 “树王”到达后,在现场待命的柳州市园林科学研究所的员工和园林工人们按照既定方案开始“手术”:首先在树体上喷洒消毒剂,进行杀虫杀菌。 然后,用锯、刀等工具去除树根的残留、切断部分,特别是仔细挖上面发霉的部分,把修补伤口的黄泥浆和生根粉涂在创面上。 柳州市园林科学研究所所长助理朱鸿杰介绍说,如果这些地方不解决,就容易埋在土里发霉,如果根发霉腐烂,整个树都会死。

另外,请把树干上的伤口也一个一个地打扫,涂上药剂,用水泡把湿苔压进去,用塑料膜包起来。 记者观察到,为了防止树皮脱落,有些工人用钉子把木板钉在树干上。 因为树皮是树输送养分的通道。 为了防止树上的水分太快蒸发,工人们最后在树上包了薄膜。 关于新长出的叶子,枯萎的都砍了,未枯萎的也砍成两半,同样是为了留下树上的水分。

种树定制漏洞。
下午2点30分左右,起重机垂直吊起“树王”,在许多员工的协助下,把树根慢慢放在挖洞的中央。 这种树种特别怕积水,所以树坑也是园林科学研究所的专家特别设计的,池塘边有洞,洞底铺着碎石和沙子,洞边挖了盲沟专门用于排水。

当根差点碰到洞底时,现场负责人指挥起重机停止,工人们开始在根底、洞里埋沙子和土。 沙子的效果是防止积水,防止根腐烂。 另外,商家沿着树根的周边插入了几根满是洞的管子,发现这些管子是简便的“检查”设备。 平时养护的工人可以通过注意管看到树下是否有过多的水分,发现积水后可以通过“注意管”拉出。 关于放水设施,单独连接水管,安装了喷嘴。
标题:热点:广西树龄306年“树王”被盗 辗转3千公里送回柳州(图)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827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