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35字,读完约2分钟
杭州1月13日电(见习记者张骏)年,建设了1000个农村文化礼堂写入浙江政府实务报告,成为10件事实之一。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最近发表的蓝皮书显示,截至去年10月底,该省建设了1190家农村文化礼堂,完成了年度任务的89%。 对此,浙江社会科学院历史所长陈野认为,农民群众精神家园的建设不能仅仅是一出戏、一个讲座,文化大礼堂将思想道德建设、文体娱乐活动、知识技能集中在一起,成为乡村生活的文化地标。
浙江农村文化礼堂按“五有三型”标准建设,“五有”有地方、有展示、有活动、有团队、有机制,“三型”指教育型、礼仪型、娱乐型。 据此,旨在整合行政村现有的文化阵地,通过新建、改建、扩张等方法建设农村文化综合体,建设新时期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

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目标是通过五年的努力,在浙江省行政村建设许多农村文化礼堂,文化特色鲜明,人口相对集中,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基础良好的中心村、历史文化村落、美丽的农村精品村或特色村树立1000家具的典范

受到浙江省高层领导重视的这项事业,得到浙江省党委书记夏宝龙和浙江省长李强的指示,浙江省政府将其列为年十件事实项目之一。 杭州富阳市“富春山居”美丽村、湖州德清县“美乡风馆”、绍兴嵇州乡村道德礼堂、台州黄岩区农民学习会馆作为创新经验进行宣传。

据蓝皮书统计,该项目的运行至今,浙江省完成了年度89%的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任务,各级建立了由相关专家组成的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专家指导团,该省农村文化礼堂的从业指导员达1741人。

对此,陈野在基层访问时感到这个项目取得了很好的阶段性效果。 “这个评价不是专家随便说的,而是看到基层农民的真心参与度很高,才被农民大众认可和接受。”

关于这个项目的下一步,陈野认为文化礼堂是“精神家”,是重视精神性,不成为通常的文化娱乐活动,淡化精神引领的主旨。 而且,它又是公共空间,必须构建重视公共性、互相熟悉、互相尊重和亲切的村庄关系和友谊平台。 要尊重村民的文化创造力和参加热情,唤起乡村生活的内在活力。
标题:热点:浙江建设农村文化礼堂 打造农民精神家园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819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