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17字,读完约3分钟
1月13日傍晚,在河池市金城江区的狭小房间里,5岁的阳阳(化名)和3岁的妹妹躺在旧沙发上,做算术和练习写着数字。 39岁的陆先生慈祥地凝视着自己的女儿……也许这个温暖的场景会成为这个家族永远的记忆。 陆先生夫妇感染了艾滋病,所以她丈夫生病躺在医院里。

现在医院三天催两次费。 但是令夫妇烦恼的是,他们离开后,女儿怎么每天早上带女儿去幼儿园后,陆先生去河池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病房照顾丈夫。 陆先生原来在金城江的木材厂工作。 为了看护重病的丈夫,她已经一个多月没去上班了。

进入河池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病房,门廊上有“污染区”三个字。 41岁的于先生住在走廊尽头的最后一栋病房,住在同一间房间里的是73岁的老年艾滋病患者。 由于艾滋病已经进入中晚期,于先生出现肺结核、肠结核、淋巴肿大等症状,终日忍受不了腹痛,陆先生精心煮的肉粥也咽不下去。

20世纪90年代中期,于先生离开都城老家,去南丹县的某矿区打工赚钱。 有一天,工地上发生了事故,被炸飞的石头击中,背部肌肉模糊,肋骨骨折了三根。 之后,他被送到医院救治,流血,伤口缝了几十针。

2007年,在金城江打工的于先生和老乡陆先生在租房结婚,2008年,年分别生了长女和次女。 小女儿出生那年,于氏经常持续原因不明的高烧,每次发烧都要10天半。 由于经济困难,他只给小诊所输液,没有去大医院检查。

晴天霹雳:夫妇都感染艾滋病
年12月10日,于先生因严重高烧到河池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被诊断为艾滋病患者。 结果显示,他的cd4细胞值低至189 (正常成人cd4细胞每立方毫米500~1600个,200以下为中晚期艾滋病患者,大多数人在半年到一年半内死亡)。

虽然是
白薯
桃子
说到一对女儿,陆先生的眼睛突然充满了温柔。 她的小女儿在幼儿园读小班,大女儿在读学校的前班。 这个家庭即将崩溃,但夫妇还像很多长度一样,付了150元的英语有趣班费用,让长女放学后去上英语有趣的班。

还没到女儿放学的时间,陆先生就从家里的抽屉里拿出了整整齐齐堆起来的照片。 照片是她两个女儿在照相馆拍的,一张一张都是塑像。 照片上,两个少女梳着美丽的辫子,小脸颊涂得通红,眉间有红痣,天真无邪地笑着。

抗病毒药是政府免费分发的,但HIV患者的治疗费用不止这些。 从年1月10日住院到现在,于先生已经支付了2万元以上的医疗费,这不仅是这个家族的积蓄,夫妇还欠了朋友和家人。 没用,没用,没用,没用,没用,没用,没用。

虽然是顺便的。
一切都还没有,还没有,还没有,还没有,还没有,还没有,还没有。
记者手记:不能只凭感动行事
工作了10多年,第一次零距离采访了艾滋病患者。 艾滋病对生命的杀害,对生命尊严的破坏,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冲击。 为他们流泪,我也试图真实地记录一切。

有些人偶然感染了艾滋病,如输血感染,有些人则不然。 但是,无论如何,这样的残酷不应该由无辜的孩子一个人承担。
对感染艾滋病毒的家庭健康的孩子来说,他们缺乏的不仅是食物和衣服,还有爱。 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是家庭,如果能把艾滋病家庭的孩子分散在正常的家庭,政府出资收养,有爱的人收养,有养父母,有爱,和正常的孩子在一起,心理阴影慢慢消失。
标题:热点:夫妻双双感染艾滋病 家庭濒临破碎含泪托孤(图)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819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