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85字,读完约2分钟

因为去年也是

去年年初,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的创始人廖晓义向东路社区演讲,在成立多个社区建设的经验,特别是“互助会”时,大家都很感兴趣。

“成立互助会,我最先赞成! ”曹纪友家住在南坪东方新苑区,入住了10多年,现在的邻居感觉像陌生人。 他认识以前的邻居,怀念朋友的心情。

东路社区有8千多户,2万多居民。 几次院堤会后,东路社区“互助会”在社区指导下于去年7月成立。 成立之初,互助会有7名铁杆成员。

互助会成立后,怎样才能把居民带出门? 答案是活动。 比如栽培小组的“1平方米菜园”、漂流书小组的“旧书交换”等6个小组各有特色。 最近,摄影组和鸟兴趣小组也在准备中,有很多爱好者参加。

热点:社区互助会:三百多会员自愿为社区邻居服务(图)

记录下小感动

社区的好事他都知道。

62岁的曹纪友是互助会“铁杆成员”之一,是环境保护小组的负责人,棋牌队的队长。 每天都在向社区棋牌室和大家聊天,总是听到很多社区的稀奇事。 参加社区“互助会”,曹纪友有带小笔记本的习性,问什么就记住。 半年来,曹纪友的小册子已经记得大半本书。 去年12月8日,80岁的殷治兰花了20元给“力哥”买了米。 附近的杜介路过,拿回20元交给殷治兰,自己扛了20斤米去超市。

热点:社区互助会:三百多会员自愿为社区邻居服务(图)

“事件很小,但听了很感动”曹纪友去殷治兰家验证了一下,还是发生了这件事。 曹纪友说他记录的好事都要自己来家里确认,这样的故事才有说服力,让这件事众所周知。

热点:社区互助会:三百多会员自愿为社区邻居服务(图)

有了互助组

陌生的邻居都成了老朋友

今年62岁的李静芳家住在福红路19日,她也是东路社区互助会的铁杆成员。

福红路19号是古老的居住楼,两个单元住着56名居民。 3月7日,楼下的4个污水处理厂堵车,1楼居民受害,但老居民楼没有物管,没有修理基金,处理污水处理厂堵车的问题需要3000元,但大家都不想出钱。

热点:社区互助会:三百多会员自愿为社区邻居服务(图)

那天李静芳和互助小组的成员一起召集居民开了医院水库会,李静芳想了个办法。 2009年一户一表改造后,以前的废水管道变得没用了。 然后,老化了。 为什么没有拆除污水处理厂呢?

热点:社区互助会:三百多会员自愿为社区邻居服务(图)

嘎巴嘎巴

早就没用了,没用,没用。

原来是这样,又是这样,又是这样,又是这样,又是这样,又是这样,又是这样,又是这样,又是这样。

桃子

标题:热点:社区互助会:三百多会员自愿为社区邻居服务(图)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8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