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70字,读完约2分钟

南京11月4日电(记者申冉)南京中山陵园内,1929年为孙中山先生迎来榎奉安,千馀株法国桐排队而成的陵园大街,至今已有80多岁的“高龄”。 晚秋,被这个市民称为“南京秋最美的650米”的街道,再次在深红色的黄色发光的梧桐树落叶上“披”风飞舞。 记者4日从陵园管理部门获悉,为了维持这条“秋色大道”,陵园内部分地区的非机动车道和木栈道的落叶尽量不清扫,让更多的游客和市民看到深秋的意思。
这天,在中山陵园,秋天的意思渐渐染上了树梢。 中山陵园管理局花情预报员王峰表示,今年南京气温一直很高,秋天比往年晚了10多天,因此秋天色彩鲜艳的“自然画卷”将于本月末在中山陵内展开游客层。

热点:南京为留秋色迷人 中山陵内近百岁法桐大道落叶不扫

中山陵陵园大街是当时为孙中山建设的迎榕奉安街,道路两侧的1007棵梧桐被介绍为南京“绿化之父”傅熙光于1929年种植。 近年来,这些南京的“活文物”受到病虫害的袭击,许多近百岁的老梧桐被害虫啃穿,令人遗憾,但经过园艺部门的补种,保持了灵园大街的整齐美丽,80多年的秋色没有衰退。

热点:南京为留秋色迷人 中山陵内近百岁法桐大道落叶不扫

王峰对记者说,除了在将近100岁的桐陵园大街上落叶飘舞的景色之外。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由几代园林设计师设计的明孝陵石象路两侧,有橙色的乌樱、紫红榉树、灿黄的银杏夹着沧桑古风的600年神道石刻,已经是非常成熟的秋天园林景观。

热点:南京为留秋色迷人 中山陵内近百岁法桐大道落叶不扫

“通往中山陵的三条甬道的东西两侧,从1929年到1931年之间种植的银杏树,至今仍是大树。 在灵谷寺,400岁的银杏王也和往年一样“健康地迎来了秋天”王峰说:“银杏树金色的“小扇子”被风吹落后,在百年的石甬道上铺上“金色”,是最独特的南京秋天的味道。”

标题:热点:南京为留秋色迷人 中山陵内近百岁法桐大道落叶不扫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7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