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33字,读完约2分钟

每年农历正月17日至19日,福建省闽清县板洞镇都要举行传统的“十八班”赶集日,吸引了邻近县镇数万人参加这一年一度的“赶集节”。与往年传统的赶集日相比,今年的赶集日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活动期间,中国人民银行闽清县支行组织辖区内7家金融机构针对“十八大”期间现金交易主要使用、交易金额超过1亿元的特点,以“打击假币犯罪、维护农民权益”为主题,开展了大规模的人民币保护和反假币宣传活动。

“十八坂”墟日商户赶集忙

宣传活动通过现场播放宣传视频、发放宣传资料、实物比较真假货币、现场讲解和咨询等方式,向市场上的人们宣传有关反假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介绍真假人民币的鉴别方法,寻找日常生活中制造和销售假币的线索,解决群众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反假币热点和难点问题,特别是增加了一个新颖的“与民互动、寓教于乐”的游戏节目。包括多任务处理、传送麦克风、告诉我如何猜测等等。,引导群众增强防伪货币意识,提高防伪和打假能力,切实维护自身权益,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据统计,本次宣传活动向群众发放了5500多份金融知识简报、3200多份防伪知识手册和图片,现场咨询了500多人。

“十八坂”墟日商户赶集忙

据了解,闽清“十八班”传统集市日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末。它始于人们自发交易农产品(000061,股票吧),农具等。形成了一个不稳定的市场,吸引了周边永泰、尤溪、南平、古田的人们前来参加,发展成为福州最著名的传统民间集市“市场城”。大约在1830年以后,在农历正月十八左右,在闽清县板洞镇举行,因此得名“十八班”,它有180多年的历史。

标题:“十八坂”墟日商户赶集忙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5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