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24字,读完约2分钟
业内人士19日在“2015中国企业走出去风险大会暨融资与保险论坛”上表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产品融资工具变化的问题,商业银行应积极增加走出去领域的金融供给,提供多元化融资、套期保值和增值产品,加强境内外机构的联动。
中国农业银行董事会秘书朱高明表示,中国企业在走向全球的过程中面临着产品融资工具变革的问题。融资工具创新支持企业走出去,从简单的贸易融资到海外直接投资贷款、国内保险贷款、项目融资、银团融资、融资租赁贷款、股票融资、债券融资、投资基金融资、信用担保保险等方式。一些企业在对外投资和海外并购领域遭遇挫折和失败,这不仅与政治、法律、税收和文化差异有关,也与融资安排不科学、不灵活和不适当直接相关。
朱高明表示,融资不足是最突出的融资风险。一方面,境外金融机构对境内企业情况不熟悉,境内企业有一个适应境外融资要求、流程、政策和法律环境的过程;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国内金融机构或海外分支机构进行海外融资存在一些瓶颈。国内银行海外分行布局与企业海外业务布局存在区域错位。国内银行在海外分支机构或子公司的融资支持和产品创新等服务能力较弱。海外企业的人民币贷款已纳入银行信贷总规模,一些国内银行更愿意将有限的信贷额度投向国内项目。同时,价格波动风险可能直接导致财务损失,融资结构和融资工具选择不当也会导致相关风险。
在防范和化解融资风险方面,朱高明认为,商业银行应积极增加“走出去”领域的金融供给,增强金融创新能力,提供多元化融资、套期保值和增值产品,充分发挥海外布局优势,加强境内外机构联动。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管理部总经理方表示,公司很早就开始参与的建设,已经完成了在非洲和亚洲的产业布局。目前,“一带一路”跟踪项目约80亿美元,主要集中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涉及一些公益投资。在风险管理方面,CCCC利用国内外商业网络进行国家风险分析,推动中国标准走向全球。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公司通过人民币结算降低汇率风险取得了一定成效。
标题:业内人士:银行应为企业走出去增加金融供给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4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