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87字,读完约4分钟

乱世收藏黄金,盛世玩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民收藏时代的到来,电视收藏节目的普及已经成为常态,由此带来的电视收藏购物也逐渐频繁出现在地方电视媒体甚至卫星电视上。然而,根据中国消费者投诉协会最近3月15日发布的数据,电视购物已经成为受打击最严重的领域,经常出现“假冒艺术”和“假冒大师”的问题。其中,书画赝品比较集中,这通常体现在以千元购买的作品中有赝品,或者不能再流回市场。在这方面,业界已基本达成共识,绝大多数在电视购物中出售的书画作品都是“旅游画”,甚至是“赝品”,收藏者必须提高警惕。

艺术品电商“李鬼”泛滥 行业新规即将发布

据了解,近年来出现的不仅是电视购物,还有艺术电子商务和微摄影,经常涉及假冒商品。消费者也应该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避免被欺骗。

“模仿”下的“黑暗”

齐白石的孙子,傅的侄子,的直系后裔,黄的第十二个曾孙...像这样的“名人”最近已经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很多次了。这些“大师”和“大师”经常穿着中国双排扣夹克或长袍,在电视上泼墨。并以“我的祖父齐白石”等前辈的名义,保证他的作品是真迹等。,然后电视台会给出一个热线号码,声称他的数百套作品目前正在限量发行以回馈观众等。这种画面是大多数电视观众所熟悉的。虽然艺术市场在过去的两年里并不像前几年那么火爆,但是像这样的电视购物广告却变得越来越激烈,甚至出现在相当数量的卫星电视台。

艺术品电商“李鬼”泛滥 行业新规即将发布

“我希望错过它,并相信电视台的声誉是这种广告导致消费者被愚弄的主要原因。”上海明道拍卖公司书画顾问陈文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电视购物中的书画作品大多靠不住,几乎都是200元以下的画,潘家园抢走了不少。”受骗的主要是中老年人,他们对艺术品市场几乎一无所知。”

艺术品电商“李鬼”泛滥 行业新规即将发布

北京天象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冀涛也表示,在电视购物栏目中出售的书画作品不应被信任。“这几年,我每年都能在电视上看到齐白石的孙子,和他长得不一样。他们都声称从小就和齐白石住在一起,他们赢得了他们真正的传记。事实上,业内人士第一眼就知道它是假的,但许多普通收藏家不知道如何检查它。像这样的人的作品在现实市场中可能会被忽视,因为他们画得不好。”冀涛认为旅游绘画和艺术品市场应该分开。如果收藏的电视节目主要起到普及艺术文化知识的作用,那是值得鼓励的。然而,如果购物节目是随机播放的,恐怕会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

艺术品电商“李鬼”泛滥 行业新规即将发布

“买卖”黑心艺术电子商务

电视购物经常以“李鬼”的形象出现,而近年来兴起的另一种艺术购物方式——艺术电子商务也不断地带来新的问题。去年,“富网络拍摄专场”,曾在一次大型电子商务中出名,被许多业内人士指出,近一半的作品“涉及假货”。在新兴的微拍卖群体中,传统拍卖行的不良习惯,如自导自演拍卖、支持购买等,也刺激了这一新生事物的市场。去年夏天,一家大型艺术电子商务公司与艺术家之间的合同纠纷凸显了艺术电子商务领域的“买卖”市场形式。许多消费者不禁产生了疑问:“艺术电子商务连艺术家都敢坑,何况是消费者?”

艺术品电商“李鬼”泛滥 行业新规即将发布

嘉德网中国书画部经理王超表示,艺术电子商务的原始优势和业务重点是当代艺术家,因为他们想从源头上控制艺术品,尽量降低商业风险和作品的真实性系数,所以这件作品绝对是艺术电子商务的重点。

艺术品电商“李鬼”泛滥 行业新规即将发布

国家将颁布《网上拍卖条例》

尽管艺术电子商务公司已经“关闭了和新开的一样多的公司”,但是没有办法阻止资本把它的筹码放在艺术电子商务上。去年下半年,一家知名的艺术电子商务公司获得1000万元的投资后,另一家所谓的“最大的艺术电子商务”今年获得了1000万美元的融资。"资本不是着眼于现在,而是着眼于趋势."高益的创始人和著名主持人曹启泰告诉记者:“艺术电子商务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并不规范。我们经常担心一些“同行”继续在网上卖假货。不过,目前行业的现状、缺点和漏洞不会阻碍资本进入的决心,只要他们看到未来的巨大利益。”

艺术品电商“李鬼”泛滥 行业新规即将发布

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刘表示,近年来,艺术品市场特别是网上艺术品市场出现了许多突出问题,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国家标准委员会正式制定了《网上拍卖规则》,旨在为网上拍卖行业制定国家标准,现已进入审批阶段。预计国家标准委员会将于今年上半年完成审批程序并予以公布,届时网上拍卖活动可参照执行。

标题:艺术品电商“李鬼”泛滥 行业新规即将发布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4584.html